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以中国重点工程和时政热点的区域地图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1.以某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背景,分析其成因的分布规律,评价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区域特点和差异的比较。
3.区域内资源的配置,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考点透析
1、我国的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能影响气流的运行、水流的方向及水流的落差,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水能资源的储量。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级阶梯状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许多大河在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阶梯时,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形指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不同地形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和半干旱的平原、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和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才能发展种植业。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类地形齐全,为我们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12%,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山区的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2、我国的资源与工业部门
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工业的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各地的资源类型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如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因此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煤、石油、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又临近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因此,既有钢铁、石化、制碱、煤炭工业,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南方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是有色金属,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自上游至下游分别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所以本区钢铁工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建成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等大型钢铁企业。本区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二滩等建有大型水电站。
3、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品
地区 | 有利条件 | 不利条件 | 主要农产品 |
北方地区 |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在7-8月,雨热同期。 | 热量有限,全年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水源有限。 |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黑土地(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林海(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业、人参、貂皮、鹿茸;温带果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葡萄、梨。 |
南方地区 |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且分配较均匀,水源充足;冬季气温在0°C以上,作物生长期长。 | 夏季降水过多,易导致洪涝,伏旱天气又易造成干旱。 |
粮棉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蚕丝产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甘蔗产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天然橡胶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热带、亚热带水果(南部沿海地区): 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 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茶、油茶、 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 |
西北地区 |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 降水不足,干旱严重,水源有限。 | 重要畜牧业基地: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绿洲农业(河西走廊、高山山麓):小麦、水稻、棉花(长绒棉)、甜菜、瓜果(葡萄、哈密瓜等)。 |
青藏地区 | 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 热量不足。 |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煌水谷地):青棵、小麦、豌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