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给人教社高中地理E网刊写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篇教学设计中,我以本校的一块石头作为主题,通过讲述它的故事(历史、现在、未来)将三大类岩石串联起来突破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它是一块石头,我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导入这一节课。但它又不只是石头,它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块石头,一块可以将生活与地理教学联系起来的石头。本文把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作为出发点,谈谈什么是地理教学生活化、地理教学生活化有何意义以及生活化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引起诸位老师的共鸣。
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很多老师采用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推崇和坚持的。这种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指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这种教学理念和策略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不谋而合。
那么地理教学生活化对中学生地理学习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第一,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科实际使用价值。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有用性,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大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篇教学设计中,导入材料是我校的“校石”,这种熟悉的场景一下子就拉近了枯燥知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然后我又借此“校石”布下疑点“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未来会怎样?”,这种将地理教学与生活链接的设计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言而喻。
其次,它还可以凸显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传统的地理教学有时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什么用处。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发展建设离不开地理学,国际谈判、军事外交、国防建设也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生活的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
第三,它回归了教育本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他指出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加强生活地理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那么如何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无缝对接呢?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的:
第一,结合乡土资源。热爱家乡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培养之一,取之于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现实和家乡的关注,产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笔者在《地理环境整体性》这节课中,就以蕲春县云丹山为材料,除了通过视频、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地理知识外,还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从而使热爱家乡的情感目标落在实处。在《农业的区位选择》这节课中,我以本校所在地张榜镇横路村的农作物由“米”到“菜”的变化为背景材料,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并且最后请学生为张榜镇的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使教育回归生活。这些乡情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家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教学生活化是很多老师采用的教学理念和策略,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推崇和坚持的。这种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指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这种教学理念和策略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不谋而合。
那么地理教学生活化对中学生地理学习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第一,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科实际使用价值。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的有用性,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大大增强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这篇教学设计中,导入材料是我校的“校石”,这种熟悉的场景一下子就拉近了枯燥知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然后我又借此“校石”布下疑点“它们是怎样形成的?”“未来会怎样?”,这种将地理教学与生活链接的设计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言而喻。
其次,它还可以凸显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传统的地理教学有时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为学习地理没有什么用处。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是越来越大。衣食住行离不开地理学,发展建设离不开地理学,国际谈判、军事外交、国防建设也离不开地理学,地理学正逐步成为生活的地理学、社会的地理学。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对自己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从而凸现地理学科的价值。
第三,它回归了教育本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他指出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加强生活地理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身边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而这些能力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那么如何将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无缝对接呢?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的:
第一,结合乡土资源。热爱家乡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培养之一,取之于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现实和家乡的关注,产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笔者在《地理环境整体性》这节课中,就以蕲春县云丹山为材料,除了通过视频、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地理知识外,还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从而使热爱家乡的情感目标落在实处。在《农业的区位选择》这节课中,我以本校所在地张榜镇横路村的农作物由“米”到“菜”的变化为背景材料,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区位选择,并且最后请学生为张榜镇的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使教育回归生活。这些乡情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家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