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认识其本质属性。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洋流的形象与属性,用学生已有的河
流的表象讲解:象河水在陆地上流动一样,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
动。接着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1)洋流(指风海流)是一部
分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作水平流动,而河流则是由河面至河底,整个河床内
的河水在流动;(2)洋流规模之大远非河流所能比拟(如墨西哥湾暖流在英
国附近的流量,相当于长江的
2600倍);(3)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呈不
规则曲线流动,而大多数洋流系统则是呈环状路线流动(通过观察世界洋流
图而得),即流动有定向性。通过上述对比,使学生能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
的洋流的形象,对其本质属性和流动规律也有了正确认识,最后要求学生概
括出洋流的定义。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维状的实体,而表示它们的图象多是二维状的平
面图。看平面图识立体物,对于缺乏立体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的确是
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
地理事物获得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演示教具,使学生理解立体物如何转化
为平面图,转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面
对缺少测量知识的初中学生讲授等高线平面图,可用画有假想等高线的地形
模型,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名称及其特点,进而向学生说明,等
高线平面图的形成可以这样设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
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图上的等高线与地面上假想的
等高线形状相似,但大小与空间位置却各异,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
而前者则位于同一平面内,其高度只能用相应的数字标注。其次要充分发挥
学生的想像力,将图象还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线,按其标高将它
们迁移,置于相应的高度,再按比例扩大,就变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了。
二、综合性强、应用灵活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反映,地理概念
之间的多种关系是地理事物复杂结构和多种属性的反映。地理概念体系就是
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关系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讲,具有多因、多果、
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
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掌握这样的知识,不仅要
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而
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如分析气候问题需遵循图
5的层次顺序进行:
从图
5可知,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
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
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
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
图
5关于气候知识的概念体系
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
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
要因素。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
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第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