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无论是刚从师范院校地理专
业毕业的新教师,还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都有一个不断学习教材
的任务。这是因为中学地理课本的内容很广泛,且有相当的深度,不经过反
复学习就不容易真正掌握它,何况教材还处在经常的修改更新之中。如何学
习呢?
1.通读课本
教师从接到课本之日起,就要从头至尾去进行认真阅读。通过逐章逐节
阅读,了解教材中所讲的基本内容及所涉及的知识范围,明确这些知识的先
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掌握教材的科学体系,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有
的教师往往不注意从整体上去驾驭教材,而习惯于零敲碎打,教到哪里读到
哪里,这就容易患教学上的“近视症”,导致前后脱节,重点不突出,不仅
不利于某一阶段教学目的任务的完成,更不利于地理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系统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体性,即构成系统整体的
各组成部分,通过它们之间密切的有机联系,使各自的基本功能在整体中得
到显示,并产生每一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的功能。如果说,中学
地理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则各年级地理课本为一子系统,而课本中的各章
各节就是更小的系统。小系统是大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大系统是小系统的扩
展和深化。教师必须十分明确并善于处理系统之间的这种整体性和相关性。
因此,一个有经验的地理教师,除了认真学习所教年级的教材之外,也常常
需要学习其他年级的教材。如担任初一年级教学的教师,就有必要对小学地
理教材、初二和高中的地理教材作些研究,高中地理教师也应对初中地理教
材和大学地理教材进行阅读。
2.深钻课文
教师既要通读全部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更要对各章
各节课文作深入钻研。地理课文一般包括正文、注释、地图、照片、插画、
图表、问题和练习等。教师要对各个部分逐一仔细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
真正达到弄懂弄通的地步。即使象“问题和练习”这样的内容,也要深思熟
虑,不能留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
做学问讲究博与深的关系。教学就是一种学问。教师在深钻课文的同时,
要尽可能阅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和各种地理报刊资料。地理教材与其他各科教
材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很多,教师不妨把有关教材找来学学,或向有关教师请教。例如,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教材中都提到了“丝绸之路”,地理教师就
最好读读有关中、外历史。又如,高中地理中讲到“地球公转在近日点时较
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学生由于弄不清为什么,就只能死记硬背,以至常
常弄颠倒。教师如果引导学生联系物理学中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就很容易理
解这个问题。
教师在深入钻研课文、熟练地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实际,
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做到胸有成
竹,以保证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二是要充分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政治
教育因素,努力使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做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
地理教学之中。
(二)运用课本的过程,是教师对地理教材进行再组织的过程
教学必须紧扣教材,但紧扣并不等于机械地照搬教材。在遵循教学大纲
要求和考虑到教学实际效果的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某些内容作适当调整、
剪裁,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调整、剪裁的范围主要在以下一
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