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人类社会出现以来,根据人们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以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的代号。地名表征的是地理实体,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点。因此,地理教学不能回避地名,地名无疑成为地理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实际地理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在教材或地图中的地名下划线,机械、孤立地记忆地名;地名繁多,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地名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下,地理空间能力差。如何改变目前地名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空间能力的形成。这是值得广大地理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地图上,地理实体常表现为点、线、面等,而地名是以注记的形式存在的。地名只有与约定的符号相结合,才能完整地表达某个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如,地名与不同等级的“⊙”相结合表示不同级别的城市,其大小反映城市的规模,中间的小点表示该城市的空间位置,线条的粗细反映城市重要性,文字说明该城市的名字。可见在地图上,地名与地理实体是不可分割的。与约定的符号一起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地理实体的分布规律。这决定了地名教学不能脱离地图。
地名常表征一定方位、范围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从世界到国家到地区存在着繁多的地名,这就构成了不同等级的地名系统。在实际生活中,要求每个人都掌握所有的地名显然是不必要的,中学地理教材中学生地图册上出现有许多地名,而且旧的地名在不断消失,新的地名在不断产生。教学中也不必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这些地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繁多的地名中解放出来,抓住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重要地名。如世界重要国家的首都、历史文化名城、港口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枢纽、国际大都市等,特别是与地理热点问题相关的地名。这样学生就不会背上对枯燥地名进行记忆的沉重负担。
加纳博士在多元智慧论中,把空间智慧归纳为人的八种智慧之一。美国心理学家西莱辛格和格德曼,则把人的能力归纳为三大类:“空间能力、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见地理空间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具有一定的空间能力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空间智慧。地名教学中突出其空间特性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功能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其中空间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其文化景观属性决定了地名教学要突出其空间性,这是地名教学要遵从的基本原则之一。地名的空间性与其它地理事物一样,其空间性有四个方面的内涵: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名空间能力的培养应侧重突出地名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并解释空间效应。
地理教学接触的地理空间主要是图象空间。而图象空间由距离(比例尺)、方位(经纬网、指向标)、高度(等高线、等深线)、地理(图例)等空间要素组成。充分利用地图是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构成地理图像的空间要素入手,在地图上通过“找”和“指”、“读”和“写”、“想”和“说”等活动,通过读、描、画、算等过程,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把“哑图”变为“活图”。如在地图上通过量算等探究活动,可以知道天津在北京的什么方向,有多远。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会利用经度和纬度来表达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如,亚马孙河的出海口在纬度0°和50°W的地方,几内亚湾在赤道与本初子午线交点附近,台湾海峡在120°E和北回归线附近。
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一定的地理经度和纬度范围内认识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并把地理坐标转换成学生熟悉的平面直角坐标,把相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在其中,进而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在有等高线的地形图上,要善于利用地形或等高线来判断某地点的空间位置。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一个或几个参照物,来描述某地名地理空间位置的技巧,并指出这种地理空间位置产生的地理意义。如,中国的地理空间位置可以太平洋和亚欧大陆为参照物,将其描述为: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最后阐释: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位置使得中国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对比最强烈,因而季风气候最典型。又如长城科考站位于南极圈以北,南极半岛的北面,乔治王岛西侧并面临大西洋,长城站与中山站不同,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认真观察区域轮廓特征、区域典型的地物,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抓住某一地名在区域中的位置特征,来把握地名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地名教学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可以增加地名教学的趣味性。房龙在《人类的家园》中这样形容希腊半岛:在我的想象中,从高空看巴尔干半岛,它的轮廓肯定像一只手掌,从欧洲伸向亚洲与非洲。希腊就是这只手掌的拇指,色雷斯是小指,而君士坦丁堡则是小指上的指甲。又如,我们可以把中国大陆版图轮廓想象成一个雄鸡,而西安则在其心脏部位。意大利亚平宁半岛象一只靴子,而西西里岛如一只足球。
地名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景观,我们要充分认识其文化景观的属性。地名的起源、形成和演变与多种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相关。地名是一个综合的信息载体,或是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以地名为载体,从中提取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着眼于地名的“音”、“形”、“义”、“位”,突出地名的空间特性,增加地名教学的“灵”与“肉”,使地名教学具有更浓的人文色彩。学习地名离不开联想,丰富的联想可以使我们由甲地名想到乙地名。丰富的想象可以增加地名教学的趣味性,使地名教学“活”而“趣”起来。这样“地图”转变为“脑图”,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空间智慧,也有助于使学生适应未来生活而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