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的概念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改革新注入活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设置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2001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和现行的《地理教育大纲》比较如下:
名称 |
地理教育大纲(2000年) |
地理课程标准(2001年) |
基础知识 |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 |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
知识要求 |
识记、理解、应用 |
知道、会做 |
洲的数目 |
7个 |
至少一个 |
地区数目 |
九个 |
至少五个 |
国家数目 |
22个(其中选学8个) |
至少五个 |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乡土地理为载体的开放式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知识要求方面强调会做,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洲、地区、国家数目大大减少,而且并不规定具体的区域和国家,教师任意选择和组织教学,给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从事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开展开放式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自然地理读本是为在初中阶段新课程实验中、文科开设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而理科开设分科课程的实验区和学校设计的一种校本教材。读本由主体课文和辅助课文组成。主体课文是读本的基本内容,学生必须知道。辅助课文中“知识窗”是主体课文的拓展和深化。“读与思”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大家谈”提出的大多是开放性问题,是课文的扩展内容。“故事角”提供与主体课文相关的故事。“活动区”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下面谈谈教学体会和教学设想:
一、分层次用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教学中具有“左图右书”的地位,地图表现力强,内容丰富,色彩鲜明,清晰易读,既可巩固正文有关的地图知识,又因地图内容的适当度拓宽而提供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信息量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要求。如《长江三角洲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别方向、识别地图符号、查阅地图上的地名要求每位同学会。利用这幅图了解苏州和常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查阅资料,结合图写一篇常熟地理概况的短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体验,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间的联系。
卫星影象图、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发展的成就,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发展要深入了解,适当增加卫星影象图的判读、利用网络介绍电子地图的应用。
照片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问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素材收集,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活跃教材内容,提高了表达效果,增添了教材趣味性,深受学生欢迎。
二、活动做实
活动是突出学生实践的重要手段。测步长,估算教育楼之间的距离;比例尺的应用,以1/50000000大小的比例尺画一幅中国政区图,至少需多少厘米长,多少厘米宽的纸;画一幅教室平面图,注出图名、比例尺、图例、方向;用指南针定方向和手表定方向;观察地球仪了解南北极附近的差异,七大洲的分布,赤道穿过的国家,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比较,北半球与南半球陆地大小的差异;经纬网的应用,判读一次台风的中心位置;地球仪的演示,了解昼夜交替;宾馆大厅的墙面上挂着一排时钟,每只时钟的时针指不同的钟点,解释城市时差的原因,找出各地时刻差异的规律。演示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移动和极昼极夜
三、开设地理兴趣小组
做简易指南针;利用正午日影定方向;夜间找北极星;自制小地球仪;自制区时换算盘;做地形模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
四、选择多样的地理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如世界地形知多少;“问题解决式”学习经纬网知识等。
五、地理学习评价
注重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包括对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能力;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过程及能力),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注重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自然的理解水平,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六、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必须自觉参加教研工作,深刻挖掘教材中能力培养的内涵,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熟悉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进行“过程教学”。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学科史上下功夫,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广采众家之长。还要改变教师众体的处境,通过参与、交流和合作。响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以地理科为基点与社会、科学等科目教师合作,寻找联系学生生活和综合课程内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