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1.内容广泛、系统复杂、原理较深的知识。
1)探求规律法。地理规律——运动规律、变化规律、分布规律、联系规律。
如:根据图象总结规律、根据演变过程发现规律、根据空间或时间间隔概括规律等。
例: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昼夜变化图。
2)系统梳理法。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综合归纳、分类对比等思维活动。
例:土地资源、地壳运动。
3)重点突破法。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
核心内容是重点,是关键内容。例如,中国地势三大阶梯示意图、四种降水类型、大气垂直分层。
4)提要浓缩法。对知识内容取其精,择其要,文字叙述简洁,语言抓住关键。例,洋流分布图,中低纬度——北顺南逆,西暖东寒。
5)综合归纳法。对分散的,局部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掌握整体,加强全面了解。例,气温变化的因素,不同纬度、相同纬度——沿海与内地、地形、地表、洋流、人为因素、气压、降水、风、气候等。
2.内容不同,彼此相关,影响明显的知识。
1)比较鉴别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例如,经线与地轴,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时区与日界线(西增东退)。
例:2000年文综卷4——7题。
2)联想延伸法。联想有助于形成知识网络。如,同一纬度上相同的地理现象,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现象。
3)相关联系法。列出相关联系法式是提示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例如,四种辐射与两种作用。
4)叠加组合法。例,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图。
5)推导迁移法。例如,直布罗陀海峡图,红海图,波罗地海图。
3.适宜形象表现的知识。
1)模式图解法。例,洋流模式图。
2)读图解析法。例,原理示意图。
3)图文转换法。例,一、七月份气压分布图与表格对比,理想大陆自然带图。
4)读图设问法。
4.适宜用数量说明或模型表现的知识。
1)统计图表法。2)模型演示法。
六、
地理学科的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1.更新复习观念,打破传统复习模式。
过去高考复习中的问题: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能力训练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
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复习方法,改变不适应高考要求的局面。
2.重视对知识整理加工,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复习面对的是已知知识,所以更便于整理系统,概括系统,总结规律,分析联系,比较异同,归纳特征等。对知识整理加工过程必须伴随着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也就是思维训练过程。
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形象化、技能化。
3.设计综合思考问题,加强灵活运用知识的训练。
设计问题注意:立意、情境、设问。例,趣味旅游。
4.合理制定复习策略,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第一阶段,基础扎实,准确熟练。
第二阶段,联系综合,融会贯通,
第三阶段,引申迁移,灵活运用。
学生自我要求:从懂到会,从会到熟,从熟到活,从活到通,从通到变,从变到用。
积极“迎试”,认真审题,全面构思,组织答案,从容镇定,信心百倍。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