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气候干旱,不易发生病变 B.受东南风带来降水且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C.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2.对于2011年洋葱价格过低合理的解释是()
A.本地区洋葱品质下降 B.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产量激增
C.洋葱出口受到外贸壁垒影响 D.信息缺失,市场反应滞后
3.当地应当如何把握洋葱市场()
①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水平②推动洋葱专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模式
③建立健全良种选育体系④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A2.B3.D
【解析】1.河西走廊地区属于非季风区,东南风影响不到这里,故B错误。该地区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且洋葱的种植与年较差没有关系,故D错误。题目问洋葱种植的自然条件,C属于社会条件,不能选。该地气候干燥,如果空气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变,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故不易发生病变。故答案选A。
2.从图中所给出的2011—2016年甘肃省洋葱种植面积和产量图,可以判断2011年洋葱价格过低主要是由于农民盲目种植面积,导致产量激增,供大于求引起价格下降。故答案选B。
3.对于当地在洋葱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为劳动力价格上涨,所以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水平可以降低种植成本;推动洋葱专业化、组织化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良种选育体系,既可以降低购买国外良种的价格,又可以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可以科学有序的种植,及时发出预警,降低风险。故答案选D。
下图为武汉市1990—2000、2000—2010、2010—2014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图。其中市域由主城区和远城区两部分构成。回答下面小题。
武汉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
4.1990—2014年武汉市域()A.人口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就业人口呈减少趋势
5.2010—2014年主城区人口增长率较2000—2010年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主城区()
A.交通拥堵加剧B.环境质量下降
C.生育观念转变D.人口接近饱和
6.1990—2010年两段时期,武汉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表明()
A.市域人口增长率由主城区决定
B.市域人口增长率由远城区决定
C.主城区人口增长量少于远城区
D.主城区人口减少量少于远城区
【答案】4.B5.D6.A
【解析】4.1990—2014年武汉市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大于0%,所以该地区人口数量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故B正确。
5.主城区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说明人口虽在增长,但是已然不如原来势头迅猛,而此阶段远城区却增势良好,从武汉这类特大城市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表明武汉市主城区虽仍具有吸引力,但因种种原因无法保证人口增长的无限需求,交通拥堵或者环境问题,无法解释主城区依然具有较高人口增长率的事实,并且都属于次要因素。此题选D,主城用地、人口等接近饱和,部分职能在有序向外围疏解,内部的开发建设成本也不断上升,很多企业更愿意在远郊区设置办公点和厂房。
6.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而非远城区,市域人口增长率是主要由主城区决定,而非远城区。故A正确。1990—2010年主城区人口增长率大于远城区,主城区人口数量也大于远城区人口,所以主城区人口增长量大于远城区,C错误。主城区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流动量大,远城区主要从事农业等相关产业人口流动性较小。故主城区人口减少量大于远城区,D错误。
亚伯拉罕湖位于加拿大落基山的深山峡谷中,落基山冰川广布,对古老的山体进行长期的磨蚀。早期当地政府修筑亚伯拉罕水坝,淹没了大片植被,抬升了水位。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冰泡会出现在封冻的湖面上,清澈湛蓝的湖冰、丰富的气泡、绚丽的霞光共同构成了亚伯拉罕湖冬季独特的奇观。据研究,气泡的来源主要是湖中水生植物腐烂后释放的甲烷气体。下图为亚伯拉罕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A.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大于冰封速度形成美丽的气泡
B.冬季气温多变,冰泡景观在半融化的湖冰中格外灵动
C.冬季太阳从西北方落山,形成美丽的霞光景观
D.西北风强劲,疾风吹雪使湖面光滑
8.下列湖泊中能形成类似冰泡奇观()
A.青海湖 B.的的喀喀湖 C.赛里木湖 D.维多利亚湖
【答案】7.B8.C
【解析】7.冰封速度要大于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才能形成气泡,故A不对;冬季昼长小于十二小时,太阳在西南风日落而非西北方,故B错误;亚伯拉罕湖往东北有开口,所以风来自于东北风,故D不对;冬季日较差大,气温多变,冰泡得以景观形成。故答案选B。
8.要出现冰泡景观,温度要低于零度以下,的的喀喀湖和维多利亚湖均位于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故B、D不对;青海湖湖泊生物量低,难以形成气泡,故A不对;赛里木湖湖水流动性弱,气温在零度以下,能够形成冰泡奇观。故答案选C。
虫草由虫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形成,是一种由昆虫尸体与寄生真菌构成的复合体。被虫草真菌侵染的蝙蝠蛾幼虫在表层土冻结时则钻入深层土中冬眠,冻土融化后幼虫向更温暖湿润的表层土移动,通过啃食植物根茎生长,此阶段真菌从幼虫头部破壳并伸出土壤表层。虫草在温暖、湿润、光照较强的环境中生长迅速,虫草生成以后当地牧民便沿坡地迅速采摘以免品质受损。图a为青藏高原南部某区域(平均海拔>3000米)不同海拔虫草潜在适生区面积分布,图b为该区域虫草适生区气候指标。回答下面小题。
a图
b图
A.高山冰川和高寒荒漠带 B.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带 D.森林带和高山灌木带
10.要获取优质虫草,当地牧民采摘的时间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11.有资料表明连续十几年来当地海拔<3000米与>5000米野生虫草产出占该地总产出比重不断上升,原因最可能是()
A.坡地垦殖 B.自然灾害 C.全球变暖 D.聚落分布
【答案】9.C10.C11.D
【解析】9.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基本特征。从图a中可以看出,虫草最适生自然带海拔主要分布在3800—5000米范围,特别在4200—4600米分布比重尤其大。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冻土且为季节性冻土、土壤(并且有一定厚度)、根茎(啃食根茎),由此可以得出这些结论:适生海拔不在雪线以上(冰川带可能性排除,荒漠带可能性不大);土壤分布,荒漠带、冰川带基本排除,因为冰川带、荒漠带成土条件差,更多为冰川和风化崩解崩落的岩石碎屑,土壤发育差;啃食植物根茎,表明这里有植被分布并且植被(根茎)并不粗大。综合以上三点推论可以排除森林带,结合最适生海拔范围,属于高海拔区域,那么只能选择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带。故答案选C。
10.首先据图b可知10月—次年3月适生区均温在0℃以下,而虫草要破土出露是在温度较高、根茎充足的时间段发生的,并且虫草出露生长的状态对光照、热量、湿度的要求最能满足的月份也是7、8月份,因此不难判断采摘时间应该在7、8、9月份之内,时间晚了,品质受损且温度降低采摘难度加大,时间早了,虫草还未破土或者生长状况较差,品质差。故答案选C。
11.<3000米和>5000米野生虫草产出比重增加,可能会判断全球变暖,但是全球变暖>5000米范围有可能适宜虫草生长的范围增多,但如何解释<3000米产出比重增加,排除C。连续十几年、不断上升,这些都不可能用在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作用结果上,排除B。坡地垦殖意味着变畜牧为耕作业,使得3000—5000米之内的虫草适生区野生虫草产出下降,这样看来此选项倒是有可能性,但是不要忽略海拔的要素,区域平均海拔>3000米,且由第一问已知虫草最适生海拔较高,自然带为草甸和灌木等,那么这里几乎就没有垦殖的条件,排除C。选择聚落分布的原因:第一、该地采摘主体是牧民,牧民在草甸带和灌木带的活动频繁,第二、该地均值海拔3000以上,推测大部分的游牧聚落分布本就在较高海拔(接近最适生区),牧民们到达3000—5000米范围之内的可达条件更好(主要是距离近),而过高海拔与较低海拔可达性差,且虫草产出少、品质差,因此牧民在3000—5000米范围内的集中采摘,导致此范围内野生虫草数量连年下降,自然反过来,其余范围虫草所占比重上升。故答案选D。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渝东北城口县熏制老腊肉的历史达500年,其熏制工艺被纳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居民选用本地土猪肉撒盐后晾干,用青冈木、柏树枝及中药材熏制、烘烤,因“肉香味浓”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当地30多家企业共同申请了“城口老腊肉商标”,2018年时仅4家龙头企业被授权使用“城口老腊肉”商标,如今这4家企业的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且价格远超同类产品,在2018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畅销全国,甚至出口到俄罗斯等国。读下图为城口县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结合城口县的地理条件,分析古代城口居民热衷于熏制“老腊肉”的原因。(6分)
(3)推测在近10年使用“城口老腊肉”商标企业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6分)
(4)分析“城口老腊肉”熏制工艺被纳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的优势条件。(4分)
【答案】(1)冬季,本地土猪经育肥后冬季进入屠宰期;冬季农闲时间长,便于采集熏制材料和进行安全管理(熏腊肉具有安全隐患);冬季气候干冷,肉制品不易腐烂变质。
(2)地处亚热带,冬冷夏热,熏制食品保存时间久,食用方便;地处山区,经济及交通落后,猪肉售卖不便;就地取材,制作方便,产品口感好,居民喜食。
(3)环保政策趋严,部分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关闭;产品质量不合格,被禁止使用“城口老腊肉”商标;部分小企业被大中型企业兼并。
(4)熏制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技艺精湛,产品风味独特,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当地的手工艺人众多,能通过心口相授,良好的传承制作工艺。
【解析】(1)“居民熏制老腊肉的季节”考查学生的生活常识。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杀年猪是在冬季,杀完年猪,灌香肠、熏腊肉。同时冬季,农民大多赋闲在家,有时间准备熏制的材料,同时熏制腊肉是具有一定火灾隐患的。冬季气候干冷,肉制品表面涂抹一定量食盐以后不易腐烂变质。
(2)山区经济购买力差,居民通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处山区新鲜猪肉售卖不方便;当新鲜猪肉被熏制后可保存较长时间,居民可随吃随取,味香醇厚。
(3)2007年,当地30多家企业共同申请了“城口老腊肉商标”,但在2018年时仅4家龙头企业被授权使用“城口老腊肉”商标。由于近十年来环保政策的趋严,某些厂家可能因环保设施不达标被关停。某些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食品监管部门会要求企业停产整顿,同时其他“城口老腊肉”会认为该企业影响了品牌形象,因此也会终止其使用资格;企业之间还存在大小企业的兼并。
(4)由于熏制的历史达500年,因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技术的不断传承,其中还包含许多历史故事);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味香醇厚”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由于“城口老腊肉”目前企业众多,具有大量熏制工艺的传承人,不易出现失传断代现象。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湿地中心地带,全长166千米,蜿蜒曲折,汇入奥基乔比湖,河流两岸分布着大量的养牛场、甘蔗园、菜园。20世纪60年代将其裁弯取直为84千米长的河道,自此下游奥基乔比湖水体迅速富营养化,湿地优势植被锯草被香蒲取代,原有食物链遭到破坏。1993年有关人员建议将剩余的84千米河道恢复为天然曲流。
(2)分析基西米河恢复弯曲河道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8分)
(3)试分析对基西米河进行生态恢复可能采取哪些举措。(6分)
【答案】(1)原因:位于美国东南部,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带来丰富降水;(2分)河流水位暴涨,弯曲河道排水不畅;(2分)易发生洪涝灾害;裁弯取直减少了河流与周围沼泽的补给,便于疏干沼泽,增加可用农业或城建土地;(2分)弯曲的河流不利于周围生产(及生活)污水向下游迅速排放。(2分)
(2)作用:恢复河流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2分)降低河流流速和(过境下游的)洪水峰值,(减缓了洪峰到达时间);(2分)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了生物多样性;(2分)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2分)
(3)开挖河道,恢复曲流;(2分)政府征购和回收部分土地,用以曲流和沼泽等恢复(引导部分农庄、工厂等搬离);(2分)采取生物措施对植被、动物、土壤等进行恢复;(2分)设立保护区;(2分)对恢复中的河道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等。(2分)(任答3点)
【解析】(1)河道弯曲河流流速较慢,河水流动性差,易导致河水水位暴涨;且该地位于美国东南部,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带来丰富降水,易导致出现洪涝灾害;裁弯取直利于可以增加河水的流动性,利于生产生活污水的快速排放;裁弯取直可以减少河流域周围沼泽的补给,增加土地面积。
(2)恢复弯曲河道可以增加河流的流程,拓宽河道的宽度;恢复弯曲河道可以增加行洪能力,缓解下游洪峰到达时间;恢复弯曲河道可以恢复部分湿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弯曲河道使河道面积增加,可以是河水的净化能力增强。
(3)基于之前截弯取直,对基西米河进行生态恢复可以开挖河道,恢复曲流,恢复河流原始面貌;对于之前的湿地如果转变为了其他用地政府可以征购和回收部分土地,并进行一定补偿,恢复湿地;对于遭到破坏的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以设立保护区更好的进行保护开发;对恢复中的河道流量和河流生态环境进行长期评估和监测。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家旅游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旅游投诉较多的5A景区开展了服务质量暗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全国旅游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决定,取消河北秦皇岛山海关景区5A资质,原因是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老龙头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下图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答案】不利影响:使秦皇岛市声名受损,影响客源,从而减少其财政收入;(2分)影响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2分)减少了就业机会;(2分)
整改方向:整治旅游市场,加强旅游监管;(2分)规范旅游秩序,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水平。(2分)
【解析】现代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有“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不利影响则可以从它的反面来回答。整改方向则可以从加强管理、完善设施等方面入手。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四川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比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四川省制订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了《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推进方案》,补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解决了农村地区突出水环境问题,有助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1)农村地区出现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4分)
(2)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的水污染问题,还农村一片青山绿水?(6分)
【答案】(1)①由于农村下水管道铺设不健全,生活污水排放随意。②农业生产使用大量化肥农药污染水源。③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任答2点)
(2)①健全农村下水管道铺设,统一排放治理污水。②发展生态农业,处方农业,精准施肥和农药,避免过度污染。③加强环保宣传,转变人们思想意识。④制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污水排放与处理。(任答3点)
【解析】
(1)农村污水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使用大量化肥农药污染水源,且由于农村下水管道铺设不健全,生活污水排放随意导致污水汇集,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从源头控制角度来说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处方农业,精准施肥和农药,避免过度污染;健全农村下水管道铺设,统一排放治理污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农民加强环保宣传,转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制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污水排放与处理,用法律条文规范一些不合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