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拍摄后一个月内
A.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渐短
B.图中光伏发电量达一年中最大值
C.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提早
D.图中光伏发电板正午影子变长
7.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
B.增强太阳辐射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辐射
8.下列可能属于制约光伏农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的是
A.技术难度大
B.投资成本高
C.农村劳动力不足
D.市场需求小
6.C 7.A 8.B 7.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太阳辐射能被转化成电能,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气温降低,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减少,可能会降低大气温度,故A对D错。太阳辐射的强弱与太阳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海拔高低等有关,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不可能增强太阳辐射,B错;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云层厚度或大气中水汽含量有关,大面积发展光伏农业对其影响较小,C错。8.光伏农业需要建设光伏大棚等发电系统,前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制约光伏农业的进一步推广,故选B;我国目前农业技术人员紧缺,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光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说农村劳动力不足不准确,C错;我国光伏农业技术已经相对成熟,A错;我国电力需求大,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D错。
我国手工纸制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宣纸(安徽泾县)、桑皮纸(安徽岳西和潜山、新疆和田)、狼毒纸(藏南、川西德格)、东巴纸(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构皮纸(贵州贞丰、丹寨)、竹纸(四川夹江、福建连城和长汀)等,在不同时期都曾经鼎盛辉煌过。手工纸制作工艺大都先精选优质植物纤维,经剥离树皮、浸泡、蒸煮、舂捣等制成纸浆,最后晾晒或烘烤成型。如今我国每年生产的纸99%以上为机制纸。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主要手工纸产地共同的优势区位因素是
A.地势较为低平
B.太阳光照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植物纤维充足
10.各地手工纸制作鼎盛期
A.是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
B.手工纸市场需求量大
C.制作地沿岸河流重金属污染严重
D.人口迁移最为频繁
11.下列有利于促进我国手工纸制作工艺传承的措施是
A.压缩机制纸的产量
B.培植优质纤维植物
C.普及专业人才培养
D.以特殊市场为导向
答案:9.D 10.B 11.D 10.历史上手工纸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供应当时书写使用,辉煌鼎盛期说明是市场需求较大的时期,B正确;造纸是在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与地球演变史上的暖湿期无关,A错误;当时造纸为手工制作,不存在重金属污染,C错误;历史上手工纸生产的鼎盛与市场需求有关,与人口迁移无关,D错误。故选B。11.手工纸传承不宜面向机制纸市场,手工纸制作属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可以面向特殊的收藏等市场,A错误、D正确;如今各地优质纤维植物更为丰富,且手工纸市场远不及机制纸市场广阔,因此特殊的手工纸制作工艺不需要大力普及,B、C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