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技能篇答题技巧(2)

时间:2018-06-04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典例剖析】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技能篇答题技巧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读图: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技能篇答题技巧(2)

【答案】1.B  2.C  3.D

【解析】1.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②。

2.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3.由图可知,该地寒冷期平均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

【技巧点拨】利用地理图表信息解答问题时,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图表名称,判断图表类型;第二步,依据图例和注记,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第三步,回顾教材,构建联系,找准解题依据;第四步,调用知识,分析信息,准确作答。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从图表中提取信息。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上一篇: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
  • 下一篇:新建一中2018届高三地理押题卷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