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A. 5月1 日
2.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3.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 春分日至秋分日
C. 夏至日至冬至日
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形成图中洋流①的盛行风是
A. 东北信风
B. 东南信风
C. 极地东风
D. 盛行西风
5.关于洋流对地理坏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降温作用
B. 洋流②对非洲西岸有增湿作用
C.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构欧洲西岸
6.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7.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 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C. 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
8.以下各图与庐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A.
C.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①—a,②—b,③—c
B. ①—b,②—a,③—c
C. ①—c,②—b,③—a
D. ①—c,②—a,③—b
10.与河流位置a、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 侵蚀、沉积
C. 沉积、风化
11.读以下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对图中所示地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均为流水作用形成
C. ②、④均为风力作用形成
1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D. 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13.13.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往往能够运用于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这种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
下图是亚洲季风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下图反映的是哪个月份(
A. 1月B.4月C.7月D.10月
15.此时我国东部地区(
A. 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多雨D.寒冷干燥
16.“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A. 暖锋过境前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7~8题。
17.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 甲
18.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现象的是(
A. 甲
阅读下表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19.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20.表中B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为
(2) 弧AB为
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时间是 时。
(3)该日以后,柳州市的白昼逐渐变
22.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1)说出A气压带名称
(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北半球
(4)每年1月下旬,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高压中心还是低压中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高压中心的是
(2)A、B两地相比,空气竖直方向向上的是
(3)画出甲处的风向。(直接在下图甲处画出风向箭头)。
(4)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三地风力较大的是
24.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C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__,在地形上是_________,(山地还是谷地)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安全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水库坝址等)的是_______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处。
(4)任意采伐B处的森林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______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
三、综合题
25.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季节)。
(2)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④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说明_____________因素对该差异的影响明显。
(4)①地和⑤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垂直带谱更丰富的是
(5)图中两种气候对应同一自然带,这两种气候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有一种气候对应两个自然带,该气候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参考答案
1.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5.试题分析: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也就是这一天日出最早,选项中距6月22日较近的是7月1日,所以7月1日在选项日期中日出最早,升旗仪式最早,故选B。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
2.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月1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方法技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
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3.C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C正确。
【考点定位】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C
5.D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汉中市一厂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4.
5.
点睛:本题以大西洋的洋流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世界洋流分布与成因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D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变质作用,D对。侵蚀作用、风化作用、沉积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表现,A、B、C错。
7.B
【来源】2012-2013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岩石按其成因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沉积岩受外力作用而形成;变质岩受变质作用而生成。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不同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分类。
8.C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庐山是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图A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没有断层,A错。图B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B错。图C是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一侧岩层上升,形成断块山,与庐山成因相吻合,C对。图D是火山地貌,D错。
9.D
10.A
【来源】2013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根据河流的侵蚀规律和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特征分析,由a到c,河谷应该越来越宽,依次经过下蚀──侧蚀──堆积。结合河谷形态分析,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
10.河流的作用表现形式与流速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到c地形坡度不断减小,河水流速逐渐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所以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沉积。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11.A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图中所示地貌①是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③是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均为流水作用形成,A对,D错。 图中④为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B错。②是褶皱,是内力作用,岩层水平挤压形成,C错。
点睛:根据地貌分布位置,结合图示标注的注记,判断地貌类型。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都是流水作用。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褶皱是内力作用形成。
12.A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地球岩石圈的物质,从岩浆涌出形成岩浆岩,再到经过一系列作用形成沉积岩,其中岩浆岩、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可以生成变质岩,变质岩也可以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而后重新生成新岩浆的过程。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地表形态变的高低起伏。故B、C、D三项错误。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得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富集,形成矿产资源。故A项正确。
考点: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13.A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反映的是纬度变化,它描述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热量,纬度不同,热量不同,A对。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随着经度变化,自然带更替的,B、C、D 错。
14.C
15.A
16.B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4.上图反映的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北半球是夏季,可能是7月份,C对。1月份亚欧 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A错。4月、10月季风风向不明显,B、D错。
15.此时是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A对。B、C、D错。
16.“天雨初晴,北风寒彻”是指天气系统过境时有降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应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B对。暖锋过境前不符合雨后初晴的条件,A错。准静止锋过境时是连续阴雨天气,可能受暖气团影响,气温升高,C错。反气旋过境时没有降雨,D错。
点睛: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北半球是夏季,可能是7月份。夏季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过境时有降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是冷锋过境的特征。
17.A
18.D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7.气旋是低压中心,乙、丁是高压中心,B、D错。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甲是逆时针方向,A对。丙是顺时针方向,位于南半球,C错。
18.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现象的是北半球的高压中心,甲、丙是低压中心,A、C错。北半球高压中心是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乙是逆时针方向,位于南半球,B错。丁是右时针方向,D对。
点睛: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是顺进针方向辐合,从气压状况看是低压中心。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散,气压状况是高压中心。
19.C
20.D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9.根据表中A地的气温资料,该地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大于15℃,位于热带。分析降水情况,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C对。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B错。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小于0℃,D错。
20.表中B地的最冷月气温小于0℃,位于温带,C错。降水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量小于800mm,属于半湿润区,B地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D对。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B错。
点睛:根据各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热带最冷月气温大于15℃,全年高温。温带最冷月气温小于0℃。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均匀。
21.(1)南
(2)晨线
(3) 长
【来源】【全国百强校】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此图自转方向是顺时针,为南半球。南极圈有极昼现象,节气为冬至。该图所示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
(2) 弧AB为晨线,根据等份和图示经度判断,直射经纬是90°W,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90°W)。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柳州市的白昼逐渐变长,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为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2.(1) 赤道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
(3)冬半年
(4) 高压中心
【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根据纬度,判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半年。亚欧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北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寒冷干燥。
(1)读图,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名称是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2)B风带名称为东北信风带。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半年,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甲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西北风,南亚地区的风向为东北风。
(4)每年1月下旬,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高压中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寒冷干燥。
23.(1)A
(2)B
(3)图略
(4)甲
【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等压线数值,图中A、B两地,高压中心的是A,形成气旋的是B。
(2)A、B两地相比,空气竖直方向向上的是B,空气竖直方向向下的是A。昼夜温差大的是A,天气晴朗。
(3)甲处的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略向右偏,吹西北风。
(4)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甲、乙、丙三地风力较大的是甲,理由是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
24.(l)背斜 谷地
(2)断层
(3)A C
(4)增大
【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质构造上是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背斜谷成因是背斜顶部收张力,岩质疏松易被侵蚀,故形成谷地。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在地质构造上是断层。
(1)图中C处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质构造上是背斜,在地形上是谷地,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收张力,岩质疏松易被侵蚀,故形成谷地。
(2)图中A处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在地质构造上是断层,判断依据是岩层相对发生位移。
(3)从安全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水库坝址等)的是A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C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4)任意采伐B处的森林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大,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5.(1)副热带高气压带
(2)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3)热带雨林
(4)①
(5)⑤⑥
【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与成因等相关知识。
(1)图示甲气压带位于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北半球,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2)结合上题分析,⑤位于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故终年温和多雨。④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3)根据图示气候类型的分布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结合五地的气候类型可判断,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①→②→③→④→⑤呈南北方向更替,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因素。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①地的纬度和⑤地的纬度更低,因此垂直自然带更丰富。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
a.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b.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c.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a.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b.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