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减少建筑能耗
B.增加绿化面积
C.延长建筑寿命
D.丰富城市景观
2.推测目前高层建筑没有大规模采用植物墙的原因是
A.技术不够成熟
B.破坏建筑景观
C.安装维护费高
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1.B2.C
【解析】1.从材料“植物墙,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可知,植物墙的核心功能是增加绿化面积,B正确。2.从图1中看,植物墙要安装支撑框架、防水层,还要有灌溉系统,对高层建筑而言,明显安装维护费太高,故C项正确;植物墙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条件,故A项错误;植物墙会美化建筑景观,故B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这只“观天巨眼”于2016年9月底建成,成为了世界级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读图,完成3-4题。
A.风力
B.流水
C.冰川
D.生物
4.下列属于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的是
①喀斯特洼地,工程量较小
②远离城市,避免灯光干扰
③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观测
④纬度较低,观测视角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B4.A
【解析】3.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坑,而喀斯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流水溶蚀地貌,故B项正确;该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故A项错误;该地区无冰川分布,故C项错误。4.射电望远镜主要是接收宇宙空间中各类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人类活动稀少有利于减少对无线电波的干扰,故②正确;喀斯特地貌的天坑地形可以减少建设的工程量,石灰岩地区利于地表水下渗,可以减少雨季积水对射电望远镜的破坏,故①正确;材料信息显示“大窝凼”位于山区,地势较高,故④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地区,故③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天文观测的选址条件,考查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下图中a图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照片”,b图示意“该地地形分布”。读图,回答5-6题。
5.a图中照片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b图中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6.照片中自行车运动员的行进方向是向
B.南
C.西北
D.东南
答案:5.A6.B
【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图片中骑车人的身态,应是下坡路段,即是从④地向①地骑行。图片中骑手的右后方有两座山峰,分析可能是①地,故A对;②地离另一等高线太近,阴挡看右后方的视线,故B错;③、④地右后方无山峰,故C、D项错误。6.根据图中指向标和道路延伸状况,从④地向①地骑行,总体方向是由北向南,在①地的骑行方向明显是向南,故B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考查地图三要素的判读
【方法技巧】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注:1月和7月等温距相同),读图回答7-8题。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8.A地的气温年较差可能是
A.24℃
B.22℃
C.20℃
D.18℃
答案:7.A 8.C
【解析】
试题分析:7.7月份等温线呈闭合曲线,说明受地形影响,故A项正确;1月份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不同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不同,等温线走向受纬度因素影响大;海陆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延伸方面一致,故D项错误;洋流影响没有明显季节变化,故C项错误。8.7月等温线受地形的影响大,夏季A地的气温范围小于26℃--28℃,冬季A地的气温范围6℃--8℃之间,故A地气温范围是18℃--22℃之间,结合选项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考查气温年较差的计算方法
【知识拓展】影响气温的因素
影响因素 | 分布规律 | 等温线特点 |
纬度位置 |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与纬线平行 |
海陆位置 | 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 | 与海岸线平行 |
海拔高度 | 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0℃) | 大体与等高线平行 |
洋流 | 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 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
人类活动 | 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回答9-10题。
A.积雪消融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10.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下渗强烈
B.湖面结冰
C.云量增大
D.风速减小
答案.:9.D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9.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结合图示引水渠道穿越山区,采用隧洞的形式可分段施工,减小工程量,且利于保持工程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可自流,而该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故减少蒸发和增加雨水补给不是主要目的,该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洛水上游。故D项正确。
10.结合渭河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山脉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故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下图左为我国某小学附近等高线图,图右为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11-13题。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12.最近该地利用GPS对土层进行定位,其目的是为了监测
A.滑坡
B.泥石流
C.洪涝
D.台风
13.该地为了稳固岩层土层而采取的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排水 B.建抗滑挡墙 C.植树种草D.清除土方减载
读我国某山地北坡植被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4-16题。
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祁连山
15.影响该山地北坡草原带上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海拔
D.经度
16.关于该山北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雪带下限比南坡高
B.自东向西年降水量增加
C.自东向西荒漠草原带宽度增大
D.自西向东植被带谱趋向简单
右图是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回答17-18题。
17.关于“倒沙入海”奇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D.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18.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河西走廊地区,据此完成19-20题。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20.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
B.机械
C.土壤
D.市场
某汽车企业销售额与利润曲线趋势图,完成21-22题。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22.若该汽车企业不想在将来过早地进入衰退期,则下列措施最有长远发展观的是
A.降低汽车的销售价格
B.多建厂房,扩大汽车生产量
C.注重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D.加大广告的投入力度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图,完成23-25题。
A.购物方便
B.就业机会较少
C.交通便捷
D.房价较低
2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A.乙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25.若左图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L1→L2 B.L3→L4 C.L5→L6 D.L7→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