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
A. 120°E B. 100°W C. 20°W D. 60°E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B. C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A. 120°E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A. 纬度
4.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C. 秋季晴朗少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 ①
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 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C. 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读四幅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甲——冰川侵蚀
C. 丙——流水溶蚀
9.10.与丙图地貌成因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岩石以变质岩为主
C. 生物多样,风力作用强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A. 0°,60°E
C. 30°N,30°W
1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C. 0°,150°W
1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 10时
C. 14时
14.14.下图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受什么代号的气压带或风带终年控制下形成的(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13日10时
17.18.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C.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19.1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是由以下哪种作用形成的
A. 风力侵蚀
20.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21.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甲地多晴朗天气
C. 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 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读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A. 信风
23.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①是:()
A. 风海流
24.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 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C. 地球自转偏向力
25.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问题。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亚欧板块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2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 两种气候类型 B. 三种气候类型 C. 四种气候类型 D. 五种气候类型
28.29.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及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0.30.有关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岩层断裂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 B. 板块运动地块隆起形成向斜山
C. 岩层受侵蚀弯曲形成褶皱山 D. 岩浆侵入,冷却堆积形成火山
31.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酸雨危害严重,大部分污染源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传送污染源的是
A. 西南西风带 B. 东北信风带
C. 西北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A. 两种气候类型
28.29.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及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 ①③
30.30.有关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岩层断裂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
C. 岩层受侵蚀弯曲形成褶皱山
31.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酸雨危害严重,大部分污染源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传送污染源的是
A. 西南西风带
C. 西北西风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2.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受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请根据图示(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4)如图所示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3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4)如图所示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按水循环类型,图中所示为_______循环,图中箭头A表示该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
(2)图中岩层发生变形的原因是_____。图中甲、乙两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该类地质构造从中心往两翼,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是_________。
(3)甲地构造形成山岭,乙地构造形成谷地,请分别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4.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和 。
(2)图中岩层发生变形的原因是_____。图中甲、乙两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该类地质构造从中心往两翼,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是_________。
(3)甲地构造形成山岭,乙地构造形成谷地,请分别解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4.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
(4)一般情况下,多年平均而言,应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产生温室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参考答案
1.A
2.D
【来源】【优选整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3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测试
【解析】
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定和光照图的判读。据图可知,C点在夜半球,B错误;顺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线,从昼进入夜为昏线,图中AB为晨线,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A正确,D错误;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D>E,C错误。故选A。
2.本题考查光照图当地判读。据图可知,图中相邻经线间经度差30°,地方时差2小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并结合图中180°经线,可推出180°经线地方时为8时,则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60°E,故选D。
3.C
4.B
【来源】【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故选C。
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
5.A
6.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
5.根据材料,左图的景观岩石属于花岗岩。读右图,根据岩石的转化关系判断,图中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A距离岩浆近,没有露出地表,①是岩浆冷凝,可能代表花岗岩。B距离岩浆比A远,与沉积物都在地表,②也是冷凝作用,可能是喷出岩。所以选项A对。③是外力作用,④是固结成岩。B、C、D错。故选A。
6.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抬升,岩石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独特景观,B对。故选B。
7.8.C
9.10.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云南昆明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7.8.读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珠穆朗玛峰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B错。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形成的,C对。壶口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错。故选C。
9.10.丙图地貌为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形成的,当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A错。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所以该地区降水较多,B对。外力作用以流水为主,C错。其形成原因与云南石林相同,都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形成,D错。故选B。
考点: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1.B
12.C
13.D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11.据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判断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均6时日出,则图中晨线所对应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结合本初子午线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为30°E。故选B。
12.两天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一条是地方时0时经线。据图可知,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10时,则0时经线为150°W,故选D。(答案有误)
13.根据60°W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8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落时间均为18时。故选D。
14.C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图中①是赤道低气压带、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是盛行西风带、④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C正确。
15.16.A
17.18.B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理)试题(衔接班)(带解析)
【解析】
15.16.表哥位于开普敦属于东2区,北京位于东8区,当地12日13:40起飞,北京时间为12日19:40,飞行时间14小时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12日33:40,即为13日10时,所以选A。
17.18.春节期间,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的开普敦为夏季,炎热干燥,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我国沿海在夏秋季节台风多发,亚欧大陆主要受高压控制。
19.C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地表形态特征,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由于气候、土壤、地形、植被的共同作用,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0.B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长城西段主要位于甘肃省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处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故选B。
21.C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开学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②和④在一个等压面上,压强相等,A错误;甲地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多阴雨天气,B错误;甲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温度高于乙地,C正确;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D错误。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
22.A
23.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
22.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据图可知,左侧盛行上升气流,为低气压中心,可判断为赤道附近,右侧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中心,可判断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则④为信风带。故选A。
23.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区,为暖流。故选C。
24.D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D正确。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形成密度流,但不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考点定位】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5.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宏志班上期末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M位于阿拉伯半岛,M小板块属于印度洋板块,B正确。
【考点定位】板块构造学说
26.27.B
28.29.B
【来源】2016届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6.27.由图可以看出:①地受信风控制4个月,受副高压控制8个月,可知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全年受副高压控制,也是热带沙漠气候;③受副高压影响7个多月,受西风带影响4个多月,③是地中海气候;④受副高压影响4个月,受西风带影响8个月,④也是地中海气候,⑤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五地涉及到三种气候类型,故B正确。
28.29.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40°-60°大陆西岸,故B正确。
考点: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等。
30.A
【来源】2015届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高三暑假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岩层断裂为断层构造,一些岩块错位上升形成断块山,A正确;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形成的,C错误;褶皱中向上隆起的为背斜,B错误;火山石演讲喷出冷却堆积形成的,D错误。
考点:内力作用。地质构造。
31.A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欧洲大陆西部位于中纬度,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南风,将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污染大气吹到北欧国家,形成该地酸雨。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2.(1)高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1)根据气压值,图中A地受高气压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顺进针方向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晴朗。
(2)甲锋面是冷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锋面移动方向是东南方向。过境时气温下降,降水在锋后。乙锋面是暖锋,锋面移动方向是东北方向,过境时气温上升,降水在锋前。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C地,判断依据是C处等压线较B处密集。
(4)如图所示季节,亚欧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北半球是冬季,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33.(1)海陆间;水汽愉送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四川省双流中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水循环类型及环节。图球水循环地表径流注入海洋是海陆间水循环,A表示水汽输送。
(2)考查地质构造及影响。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由挤压力造成的,乙处是背斜原因是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在下年龄大。
(3)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甲地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考点定位】水循环类型及环节、地质构造及判断、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影响
34.(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来源】[中学联盟]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冬学”学科竞赛测试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1)图中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乙表示地面辐射、丙表示大气逆辐射,晴朗的夜间,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霜冻,与丙有关。
(2)图中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乙表示地面辐射、丙表示大气逆辐射;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比晴天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与甲过程有关。
(3)图中甲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乙表示地面辐射、丙表示大气逆辐射;地面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距热源地面越远,气温越低,与地面辐射乙有关。
(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其次是乱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减少。
【点睛】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达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其中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