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河外星系
C. ③—银河系
2. 下列各组行星中,均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水星、土星
C. 火星
【答案】1. D
【解析】试题分析:
1. 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①②③④分别为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所以选D。
2. 八大行星按距日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内行星包含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内的水星、金星,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天体与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地球。
3. 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A. 地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宇宙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之为天体,天体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除了恒星和星云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体等星际物质。地球属于天体,地球的附属物不是天体。陨石落到地球表示,不是天体。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 日地距离适中
C. 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5. 太阳耀斑产生的层次和周期分别是(
A. 电离层、22年
C. 色球层、11年
【答案】C
【解析】太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其周期是11年。选C。
6. 以下肯定与太阳活动无关的现象是(
A. 有线电视信号突然中断
C. 出现美丽的极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7. 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 (
A. 太阳内部
C. 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答案】C
【解析】我们肉眼看到的明亮发光的太阳是太阳大气的光球层,选C。
8.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 耀斑爆发产生
C. 黑子活动释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是4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聚变过程中发生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变成太阳能量,D对,B错。 耀斑、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不是能量来源,A、C错。
【考点定位】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类型。
【名师点睛】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是氢、氦组成,太阳大气内部发生着剧烈的核聚变反应,在聚变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变成巨大的能量。太阳大气不同球层有不同的太阳活动类型,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9. 太阳辐射能力最强部分主要集中的波长范围是(
A. 0.2-10微米
C. 大于0.76微米
【答案】B
【解析】太阳辐射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其波长是0.4-0.76微米。选择B项。
10. 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① 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故①④两图正确。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
11. 哈尔滨和海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大于哈尔滨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海口小于哈尔滨
【答案】C
【解析】除了南北极点外,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自转的角速度均相等。据此可知,两地的角速度相等,线速度海口大于哈尔滨,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12. 关于地球自转真正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4小时
C. 23小时56分4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是一个太阳日,一个太阳日地球旋转360º59′,大于了360º;地球自转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一周即360º实际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3. 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C.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
【答案】D
【解析】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慢;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各地相等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选D正确。
14. 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A. 春季
【答案】D
【解析】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为7月初,悉尼位于南半球,7月份为冬季,故选D。
北京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岛的经度为(
A. 150°E
16. 该地所在时区为(
A. 东十区
【答案】15. C
【解析】本题组考查时差计算。根据二者的时间差再结合东加西减的原则即可计算。根据经度数值÷15即可计算所属时区。
15. 根据材料信息,当地12时,北京时间为6时,二者相差6小时,则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该地位于东八区东部6个时区,为150°W,选C。
16. 结合上题,该地为150°W,经度每15°为一个时区,据此该地所在时区为西十区。
17. 2006年亚运会于12月1日在多哈(东3区)当地时间20:00举行开幕式,则齐市观众应该在北京时间
A. 12月1日23:00
C. 12月2日01:00
【答案】C
【解析】多哈(东3区)当地时间20:0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二者相差5小时,北京时间应为次日01:00,故齐市观看时间应为12月2日01:00,选C。
18. 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 广州
【答案】D
【解析】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时间为7月初,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据此,选D。
19. 125°E比120°E的地方一定(
A. 地方时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东十二区是新一天开始最早的地方,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125°E比120°E的地方一定地方时早,A对,D错。两经线位于同一时区,区时相同,B错。由于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不一定先看到日出,C错。
【考点定位】地方时,区时,昼长的季节变化。
20. 小明随爸爸一道去北京游玩,游玩期间他观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下图是升旗时的时刻表读数(北京时间),据此判断这时是(
A. 夏至日前
C. 春分日或秋分日
【答案】D
【解析】比较的经度大约为116°E,北京时间为120°E。天安门升旗时间与日出同步,钟表显示此时为6点左右,即实际时间为5:44日出,日出时间早于6点,为当地的夏半年,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据此选D。
21.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比南方更宽,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平原多土地辽阔
C.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
【答案】C
【解析】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及楼高有关,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在等楼高的前提下,为获得充足的光照,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比南方更宽,选C。
22. 下列节日中,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是(
A. 儿童节
【答案】D
【解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为9月23日——第二年的3月21日,而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12月22日到6月22日,故判断为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之间。D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
A. ①
24. 恒星M是(
A. 牛郎星
25. 当阳光从C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A. 春分
26. 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关于五带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 五带范围不变
【答案】23. A
【解析】试题分析:
23. 赤道面是指地理坐标系上赤道所在的平面(就是在地球上看),黄道面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赤道面和黄道面始终有一个固定的夹角,叫黄赤交角。据图可知:图中③为黄道面,④为赤道平面,①为黄赤交角,故本题选A。
24. 地轴是我们为了研究地球的方便而假想出来的一根轴线,它的北端无限延伸,始终指向北极星。据图可知:恒星M正对着地轴的北端,因此恒星M是北极星,故本题选D。
25. 地球在公转时,由于黄赤交角和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秋分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分日。当阳光从C处直射地球时,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本题选D。
26. 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而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我们划分地球上五带的重要依据。若黄赤交角为20°,则热带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寒带的范围变小,故本题选B。
27.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据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A. 北半球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右岸为侵蚀岸,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特点,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选A。
28. 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D
【解析】生物圈渗透于其他圈层中,故①为生物圈,生物圈包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据此②、③
分别为水圈、岩石圈,选D。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图中①表示(
A. 地幔
30. 岩石圈位于(
A. ①顶部
【答案】29. B
【解析】试题分析:
29.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和地球内部的不连续界面,地球内部划分三个层次,①是地壳层,②是地幔层,③是地核。选B正确。
30.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特殊圈层,即包括图中①是地壳层和②是地幔层的顶部。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31. 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
C. S波、P波都明显下降
【答案】A
【解析】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S波、P波都明显增加,选A。
32. 地震发生时,在船上的人会感到(
A. 左右摇晃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答案】D
【解析】地震发生时会发出地震波,其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因此此时在船上的人只会感到纵波,即感到上下颠簸,选D。
我国黑龙江省德都县五大连池火山,在公元1719-1721年间,曾先后喷发数次。据《宁古塔记略》中记载:“于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水荡周围三十里,忽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为黑石、硫磺之类。终年不断,热气迫人三十余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形成“黑石”的物质来自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 地壳
34. 飞出的“黑石”属于(
A. 沉积岩
35. 下列有关岩石形成和相互转化的正确叙述是(
A. 甲类岩石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B. 乙类岩石可以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
C. 丙类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乙类岩石
D. 丙类岩石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答案】33.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循环。(1)根据文字材料,“黑石”应是岩浆喷发物,其物质来源是软流层。(2)“黑石”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3)甲乙丙分别为喷出岩、沉积岩、侵入岩。据此解答即可。
33. 根据材料信息,“黑石”应是岩浆喷发物,其物质来源是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上地幔,选B。
34. 飞出的“黑石”为岩浆喷发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选D。
35. 根据图例信息,甲乙丙分别为喷出岩、沉积岩、侵入岩。据此,甲类岩石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各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丙类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变质岩;丙类岩石是由岩浆未喷出地表在接近地表处冷却凝固形成的,选B。
【名师点睛】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喷出地表的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为侵入岩;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层理结构并常含有化石;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而成的。
36. 在板块的相互碰撞的地带,不可能形成的是 (
A. 高大的山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在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能形成皱褶山脉;海沟和岛弧。裂谷是因为板块分离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泰山的形成原因是断层上升的一侧形成的断块山,图A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山,图B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山,图C两侧岩层不连续是断块山,C正确;图D是火山。
考点:山地的形成
【知识拓展】山地成因主要有三大类,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褶皱有两个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上图中A为背斜山、B为向斜山;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层形成的,如上图中的C图;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如D图。
38.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
A.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
B.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造成
C.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造成
D. 主要由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塑而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彼此碰撞而成,故B正确。
考点:板块运动与地形。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9. 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
A. 海浪侵蚀
40. 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A. 三角洲
【答案】39. B
【解析】试题分析:
39. 根据图示判断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故可判断为河流入海口地区泥沙淤积而导致了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
40. 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应位于河口三角洲附近,故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洲等地貌,而沙丘地貌分布于干旱地区,而不是河口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地貌景观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的差异综合分析。
二、综合题(共1小题,共20分。)
41. 读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地质构造上看D属于
B处地形为
图中的虚线圈C属于板块的
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
若C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
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
【答案】(1)背斜
(2)山岭
(3)消亡
(4)D
(5)欧亚
(6)甲
【解析】(1)根据图形,从地质构造上看D岩层向上弯曲,属于背斜, B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A处岩层断裂,属于断层。
(2)根据图形信息,B处地形为山岭。B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接受堆积形成山岭。
(3)图中的虚线圈C处位于大陆板块向大洋板块的俯冲地带,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4)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背斜处,即图中的D处。
(5)若C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欧亚板块中。
(6)打地下隧道,应该选择背斜部位,据图应为甲处。
【名师点睛】
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关系:
背斜岩层封闭,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是隧道的良好选址地;背斜顶部受张裂作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顶部可建采石场。
向斜岩层向下凹,易集水,是地下水的储藏区。
断层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故断层是铁路、公路、桥梁、隧道、水库等的回避处。地下水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这里易被侵蚀为洼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所以,断层是泉水、湖泊的分布地且多河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