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高三地理课时作业33-荒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2)

时间:2017-07-27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明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压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回答5~7题。

5.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
6.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湿度和径流 B.减小风速和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
7.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荒漠地区 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 D.高寒地区
答案:5.B 6.D 7.A 解析:第5题,读图,根据图中表示径流的箭头,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流水作用,灌丛将流水携带的泥沙及养分拦截,形成堆积物,B项正确。图中没有风力作用、冰川作用、风化作用的相关符号信息,可能性小,A、C、D项错误。第6题,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D项正确。有植被阻挡,径流不会增加,A项错误。图示内容没有减小风速和沙尘、阻止冰川和固沙的内容信息,B、C项错误。第7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地区,A项正确。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为治理水土流失,对①区域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削减地表径流
B.修筑窑洞,增加建筑设施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退耕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9.近些年,该区域在②附近修筑反坡梯田(梯田面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田面微向内倾斜3~5°)。这种治理措施的优点是(  )
A.更利于保水保土 B.修筑难度小、成本低
C.提高机械化利用率 D.灌溉施肥效果好
答案:8.A 9.A 解析:第8题,①区域为黄土塬,应平整土地,增加水流下渗,削减地表径流,重点发展种植业;修筑窑洞应在山坡;打坝建库应在山谷。第9题,反坡梯田是梯田边缘较高、面向海拔高处倾斜的梯田,可减慢水土顺坡而下的速度,从而更有利于保水保土。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三防治水土流失地理荒漠化课时作业治理
  • 上一篇:高三地理课时作业32-地理信息技术
  • 下一篇:高三地理课时作业34-森林和湿地的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