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与城市发展过程相吻合是( )
A. a—武汉 B. b—昆明
C. b—香港 D. c—克拉玛依
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B. 进行产业转移
C. 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D.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3.城市①、②、③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4.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沿线河网密布 B. 沿线冰川广布
C. 沿线地势起伏大 D. 沿线多沙漠
河北省提出要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城市群与北京和天津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A. 交通便利 B. 土地租金低
C. 劳动力充足 D. 产品需求大
6.在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产业中,河北不具有竞争力的是
A. 现代农业 B. 养老度假
C. 零部件制造 D. 产品研发
读城市某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气候因素 B. 宗教因素
C. 经济因素 D. 地形因素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1990 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 乡村人口比重1978 年最低
C. 2000 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D.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0.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 B. 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 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下图为1995—2004年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根据各圈层人口数量的变化判断,中圈层主要布局的功能区为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12.影响市中心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度低 ②环境质量差 ③地租昂贵 ④服务设施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4.该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A. M处 B. N处 C. O处 D. P处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5.上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是
A. 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四周低 B. 城市化水平东西高,南北低
C. 城市化水平四周高,中部低 D. 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16.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80年代后形成了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有关其形成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购买力强 B. 城市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
C. 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D. 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基础好
下图为2000年与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及变动幅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促使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发生变化的优势条件有:①交通改善;②移民国外;③产业迁出;④人口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
A. 最大和最小的省区均在北方 B. 存在差异并可能继续变大
C. 较小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D. 较大的省区人口政策灵活
下图是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地图,且该城市工业区布局较合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该城市可能位于
A. 西欧 B. 南亚 C. 东亚 D. 北美西部
20.地价图层中,X地最有可能工业企业是
A. 石化工业 B. 服装制造 C. 电子工业 D. 造船工业
二、综合题
21.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_区,试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①、⑦所示地点适宜建立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该城市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郊区农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1.下列城市中,与城市发展过程相吻合是( )
A. a—武汉 B. b—昆明
C. b—香港 D. c—克拉玛依
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积极发展第一产业
B. 进行产业转移
C. 控制人口增长数量
D.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区域图,读后回答下面小题。
3.城市①、②、③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4.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 沿线河网密布 B. 沿线冰川广布
C. 沿线地势起伏大 D. 沿线多沙漠
河北省提出要构筑环首都新型城市群,以三河、香河、大厂为基础,建设京东新城,以涿州市为基础,建设京南新城,以怀来县、涿鹿县为基础,建设京北新城。读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城市群与北京和天津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A. 交通便利 B. 土地租金低
C. 劳动力充足 D. 产品需求大
6.在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产业中,河北不具有竞争力的是
A. 现代农业 B. 养老度假
C. 零部件制造 D. 产品研发
读城市某功能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为城市某功能区一天内不同时段的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功能区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8.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气候因素 B. 宗教因素
C. 经济因素 D. 地形因素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1990 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 乡村人口比重1978 年最低
C. 2000 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D.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10.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 B. 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 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下图为1995—2004年某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根据各圈层人口数量的变化判断,中圈层主要布局的功能区为
A. 住宅区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行政区
12.影响市中心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度低 ②环境质量差 ③地租昂贵 ④服务设施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1970—1996年年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14.该市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
A. M处 B. N处 C. O处 D. P处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读图和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5.上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是
A. 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四周低 B. 城市化水平东西高,南北低
C. 城市化水平四周高,中部低 D. 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
16.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80年代后形成了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有关其形成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购买力强 B. 城市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
C. 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D. 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基础好
下图为2000年与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及变动幅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促使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发生变化的优势条件有:①交通改善;②移民国外;③产业迁出;④人口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
A. 最大和最小的省区均在北方 B. 存在差异并可能继续变大
C. 较小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D. 较大的省区人口政策灵活
下图是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地图,且该城市工业区布局较合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该城市可能位于
A. 西欧 B. 南亚 C. 东亚 D. 北美西部
20.地价图层中,X地最有可能工业企业是
A. 石化工业 B. 服装制造 C. 电子工业 D. 造船工业
二、综合题
21.下图是“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A表示的功能区为_________区,试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图中①、⑦所示地点适宜建立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该城市在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对郊区农业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4)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________地最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试简述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1.C
2.D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1.图中香港是从渡口发展为港口城市的,C正确;武汉和昆明是省会,政治中心;克拉玛依是开发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
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由于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D正确。
3.A
4.C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服务范围和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3.从图中可看出①交通最发达,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②,③只有一条道路,交通相对最不便利,服务范围最小,A正确。
4.我国东部季风区没有冰川和沙漠;从图中看,③城市沿线只有公路而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说明沿线地势起伏较大,C正确。
5.A
6.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城市群与北京和天津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河北经济水平低,土地租金低,A对。与京津相比,河北省交通条件较差,B错。劳动力迁入少,没有优势,C错。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 产品需求没有优势,D错。
6.在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产业中,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多,河北不具有竞争力的是产品研发,D对。河北面积广,地形类型多样,工业占比重大,在现代农业、养老度假、零部件制造具有竞争力,A、B、C错。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7.B
8.C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7.从图中看该功能区早晨流出的远大于流入,黄昏流入的大出流出的,可能是住宅区,B正确。
8.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形成因素是经济,C正确。
9.D
10.A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图中看该地区城市化水平1978年为26%,1980年为29%,1990年为31.92%,2000年为2007年为39%,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D正确。1990年之后该地仍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 乡村人口比重1978最高B错误; 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33.75%,C错误。
10.城市化导致水泥路面等不透水面积增多,阻碍了地面蒸发,A正确;城市化使地表植被减少,使蒸发量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D错误。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会伴随有城市雨岛效应,C选项错。
考点: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11.A
12.B
【来源】2015届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高三5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从图中容易看出中圈层净增减人口比例接近60%,净增减人口密度接近6000人/km2,为四个圈层中最高的,依据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为住宅,人口密度最大的也是住宅,故A正确。
12.从图中看到市中心区净增减人口比例、净增减人口密度都是四个圈层中唯一的负值,所以市中心区的人口比例和人口密度都在下降,而市中心区是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的地区,主要为商业用地,故①、③不能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图中情况应为郊区城市化,而人口往外围移动,主要就是因为市中心区的问题导致的,故B正确。
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3.B
14.A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地理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3.结合城市热岛效应,根据图中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形态判断,城市东北方向增温快,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东北方向,A对。其它方向增温慢,城市发展较慢,B、C、D错。
14.该市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南风。钢铁厂有大气污染,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郊外。读图可以判断是O处,C对。A、B、D错。
考点:城市热岛效应,工业布局原则。
15.D
16.A
【来源】2015届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5.城市化水平中部为50-60%(如苏州)、>70%(如上海),均属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而南北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30-40%之间。
16.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与普通市民的购买力关系不大。
考点:城市化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成因
17.A
18.B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化水平
1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势条件为交通改善和人口增加,B正确。
18.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省区是河北,在北方,最小的省区是上海,在南方;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并可能继续变大,B正确;提高幅度较小的省区如上海、天津,经济发展水平高;提高幅度较大的省区如河北,经济发展速度快。
19.C
20.B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19.从图中看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东北和西南方向,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季风垂直郊外,因此该城市可能位于东亚,C正确;西欧和北美西部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南亚夏季吹西南季风;东亚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20.图中X地距住宅区较近,最可能是劳动力导向型的服装制造企业,B正确。
【点睛】
有关风向对大气污染工业布局的影响
(1)当地常年盛行一种风,则污染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污染工业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图中A处。
(2)当地盛行两种对吹的风,则污染工业应布局在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B、C两处。
(3)当地无明显盛行风向,污染工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污染工业应布局在D处。
21.(1)住宅(或居民) 此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主要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2)采掘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 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丰富;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有利影响:促使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影响: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③ 从业人员科技水平高;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1)图中A位于商业区和工业之间且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
(2)结合图例可看出,图中①⑦所示地区煤、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适宜建立采掘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等;布局合理性可从资源、交通、水源、污染等方面来分析。
(3)对郊区农业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业分析;有利影响是促使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影响为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图中③地接近科技文化区,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点是从业人员科技水平高;研究开发费用在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
1.C
2.D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区位因素
1.图中香港是从渡口发展为港口城市的,C正确;武汉和昆明是省会,政治中心;克拉玛依是开发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
2.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由于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D正确。
3.A
4.C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服务范围和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3.从图中可看出①交通最发达,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②,③只有一条道路,交通相对最不便利,服务范围最小,A正确。
4.我国东部季风区没有冰川和沙漠;从图中看,③城市沿线只有公路而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说明沿线地势起伏较大,C正确。
5.A
6.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城市群与北京和天津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河北经济水平低,土地租金低,A对。与京津相比,河北省交通条件较差,B错。劳动力迁入少,没有优势,C错。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 产品需求没有优势,D错。
6.在环首都城市群规划的产业中,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多,河北不具有竞争力的是产品研发,D对。河北面积广,地形类型多样,工业占比重大,在现代农业、养老度假、零部件制造具有竞争力,A、B、C错。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7.B
8.C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7.从图中看该功能区早晨流出的远大于流入,黄昏流入的大出流出的,可能是住宅区,B正确。
8.城市中心商务区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形成因素是经济,C正确。
9.D
10.A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港区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图中看该地区城市化水平1978年为26%,1980年为29%,1990年为31.92%,2000年为2007年为39%, 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D正确。1990年之后该地仍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 乡村人口比重1978最高B错误; 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33.75%,C错误。
10.城市化导致水泥路面等不透水面积增多,阻碍了地面蒸发,A正确;城市化使地表植被减少,使蒸发量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D错误。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会伴随有城市雨岛效应,C选项错。
考点: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11.A
12.B
【来源】2015届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高三5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1.从图中容易看出中圈层净增减人口比例接近60%,净增减人口密度接近6000人/km2,为四个圈层中最高的,依据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为住宅,人口密度最大的也是住宅,故A正确。
12.从图中看到市中心区净增减人口比例、净增减人口密度都是四个圈层中唯一的负值,所以市中心区的人口比例和人口密度都在下降,而市中心区是整个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的地区,主要为商业用地,故①、③不能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图中情况应为郊区城市化,而人口往外围移动,主要就是因为市中心区的问题导致的,故B正确。
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3.B
14.A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地理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3.结合城市热岛效应,根据图中平均气温增幅等温线形态判断,城市东北方向增温快,该城市发展较快的方向是东北方向,A对。其它方向增温慢,城市发展较慢,B、C、D错。
14.该市位于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南风。钢铁厂有大气污染,要建钢铁厂,最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郊外。读图可以判断是O处,C对。A、B、D错。
考点:城市热岛效应,工业布局原则。
15.D
16.A
【来源】2015届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5.城市化水平中部为50-60%(如苏州)、>70%(如上海),均属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而南北城市化水平较低,一般在30-40%之间。
16.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与普通市民的购买力关系不大。
考点:城市化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成因
17.A
18.B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化水平
1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优势条件为交通改善和人口增加,B正确。
18.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省区是河北,在北方,最小的省区是上海,在南方;城市化水平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并可能继续变大,B正确;提高幅度较小的省区如上海、天津,经济发展水平高;提高幅度较大的省区如河北,经济发展速度快。
19.C
20.B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19.从图中看该城市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东北和西南方向,工业区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季风垂直郊外,因此该城市可能位于东亚,C正确;西欧和北美西部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南亚夏季吹西南季风;东亚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20.图中X地距住宅区较近,最可能是劳动力导向型的服装制造企业,B正确。
【点睛】
有关风向对大气污染工业布局的影响
(1)当地常年盛行一种风,则污染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污染工业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图中A处。
(2)当地盛行两种对吹的风,则污染工业应布局在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如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大气污染企业的布局,可布局在图中B、C两处。
(3)当地无明显盛行风向,污染工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污染工业应布局在D处。
21.(1)住宅(或居民) 此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主要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
(2)采掘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 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丰富;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
(3)有利影响:促使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影响: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③ 从业人员科技水平高;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
【来源】2017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地理选修班期中前训练十二(城市和城市化)
【解析】(1)图中A位于商业区和工业之间且占地面积最大,为住宅区。
(2)结合图例可看出,图中①⑦所示地区煤、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适宜建立采掘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等;布局合理性可从资源、交通、水源、污染等方面来分析。
(3)对郊区农业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业分析;有利影响是促使郊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影响为耕地面积减少,对土壤、水源易造成污染。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应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图中③地接近科技文化区,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点是从业人员科技水平高;研究开发费用在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