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综合题
14.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OB的经度为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D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经线。北京时间为________。
(4)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B.尼罗河水猛涨
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日期分界线、地方时的计算、季节性地理现象的判断等知识。第(1)题,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即20°W或160°E,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同时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该光照图逆时针旋转,可推断OB的经度为10°E。第(2)题,10°E与昏线重合,因此地方时为18时,而正午12时的经线为80°W,此时又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即0°。由于D点在昏线上,此时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为60°。第(3)题,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180°和零点的那条经线,由于10°E的地方时为18时,则为零点的经线为100°E,因此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180°和100°E两条经线。又根据由于10°E的地方时为18时,计算得出北京时间为1时20分。第(4)题,由于此时为春、秋分日,华北平原旱情严重,南极上空在秋分日前后出现臭氧层空洞。尼罗河河水猛涨和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是夏季。
[答案] (1)10°E (2)80°W 0° 0° 60°
(3)180° 100°E 1时20分 (4)AD
15.(2016·哈尔滨三中测试)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1)此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40°N)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此刻北京的地方时是________。
(3)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4)在图中画出此日B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

[解析] 第(1)题,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得到从北极上空俯视图,且


[答案] (1)20°N,60°W 从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2)70° 23∶44
(3)从70°S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70°N以北出现极昼,70°S以南出现极夜。
(4)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