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口袋书-人文地理

时间:2020-05-26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必修二 人文地理
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问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
区位主题包括:人口区位、城市区位、工农业区位、交通区位及服务业区位(新增)。
第一章 人口
1. 人口区位
人口区位
2.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以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自然环境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低(<1%)
 
3.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
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对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有所为;改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改善人口结构。
注意: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不可逆的,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促使人口保持适度地增长,从而改善人口结构。
放宽生育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4. 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 人才外流
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
 
5. 人口合理容量
(1)三个名词的比较:
环境承载力:某一种生存类型的资源(如土地,淡水)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环境人口容量:某个地区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最少的(生存类型)资源来衡量。
合理人口容量:某个地区最适宜养活多少人,生活质量比较高。要比环境人口容量要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负相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就越大。在研究中,一般是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来衡量,如土地、淡水、能源等。
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程度。
6. 微专题  人口对城市化的影响
(1)人口增长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和人口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化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较快,为城市化提供丰富的人口资源;而三低型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抑制了城市化的速度。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分布对城市化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大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口,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相反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地区,会限制城市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在相同生产力水平下,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城市化水平低。
(4)人口素质对城市化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较高,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口素质高,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减少城市问题的产生,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
(5)地域文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其中城市中的建筑,包括城市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口袋书人文地理
  • 上一篇: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
  • 下一篇: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