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高考】认识全国卷2中河道变迁频繁的淮河

时间:2017-07-28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2017全国卷文综地理2试题重现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淮河是由西向东蜿蜒于长江与黄河之间的一条河道。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河流两侧气候和地貌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淮河干流的径流多集中在夏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夏汛季节流域多暴雨,强度大,历时长,范围广。如1931年洪水时,蚌埠站一次洪峰流量竟达二万六千五百秒立米,其洪水流量甚至大于黄河。这种洪水暴涨的特性,成为淮河洪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淮河成为一条水灾特别严重的害河是近七百年的事,在历史早期并非如此,其根本原因还不是由于洪水的暴涨,而在于人为的破坏及黄河的泛滥。它在历史时期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一、十二世纪以前独流入海时期
古代发源于河南境内桐柏山的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盱眙以下,与来自北面的沂、泗水会合,经淮阴、涟水到云梯关外入海。又《禹贡》扬州的贡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因其时江淮未通,须沿江入海,自海入淮、泗。当时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春秋时,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秋,吴筑邗沟,“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说明当时沟通江淮之间的运河,水流方向是从南向北的,因为长江的水面高于淮河,运河始能导江水入淮。以上的事例,表明古代的淮河河槽低而且深,它的含沙量也很小,因而灌溉便利,航运通畅。即使沟通江淮的邗沟筑成以后,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会盟时,越军为了断吴王归路,也还是沿海北上驶入淮水的。
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即利用淮水发展灌溉和航运。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兴建了溉田万顷的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以及大量的塘堰和引水灌溉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沟通南北的运河邗沟、鸿沟、菏水的开凿,更使淮河流域交通发达,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江淮稻粱肥”以及“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
宋人的笔记里,还曾提到“在盱眙候潮”的故事。当时海潮由云梯关进入淮河,还可以上溯到盱眙,说明在十二世纪以前,淮河还是非常深广和航运通畅的。
淮河北岸是一片开阔的向南微倾的平原,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等支流即由北向南顺着坡度流注入淮河,黄河的南堤便成为这些河流与黄河之间的分水岭,只要从郑州到寿张之间的黄河南堤有一处溃决,造成泛滥,黄水便顺着斜坡漫入淮河。在历史时期,因黄河溃决入准而造成的灾害,屡见不鲜。但从上古到北宋,黄河下游入海河道偏北,决徙泛滥较少,淮河基本上还是安定的,还是一条“利河”。
二、十二世纪以后河、淮并槽时期
1.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当时占据那里的金人统治者,为了以水代兵,借黄河洪水来杀害南宋人民,不去堵口,于是黄河水就滚滚而下,夺泗入淮。黄淮合流后从淮阴向东、由淮河的入海水道出云梯关入海。从此黄河占用了淮河河槽,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回复故道,改由山东入海止,前后达六百六十年之久。
黄河由泗入淮,其实早在西汉元光三年(前132年)东郡濮阳瓠子决口即发生过,但不久即被堵塞,仍使河复故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也曾决堤借黄水以阻遏金兵南下。但1194年的决口,却使黄河正式改道,形成了长期夺淮的局面。淮河流域人民的灾难也就从此开始。
2.明、清两代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保障南北大运河的畅通,以维持皇室漕运,曾进行了一系列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
(1)“挽黄保运”
他们首先实行了“挽黄保运”的政策,为了防止黄水北窜,妨碍漕运,不惜“逆河之性”,强使黄河南流。明弘治八年(1495年),堵塞了黄河黄陵岗等处决口,并于北岸大筑“太行堤”,引“东流”黄水经徐州南流入淮。从此,黄河北流完全断绝,河水全部入淮,加重了淮河的负担。当时除泗水外,黄河还不时分从其他道路入淮,特别是在十六、十七世纪的近二百年间,黄河曾分从泗、颍、涡、睢四道入淮。当其在郑州一带决口时,多从邻近郑州中牟附近的贾鲁河南下入颍,由颍入淮;在开封附近决口时,多经由发源于开封北面黄河南堤之下的惠济河南下入涡,由涡入淮;在商邱和徐州之间决口时,多经由散布在这一地区的睢河各支流,由睢入淮。由于黄河南堤在这一带决口次数最多,因而由睢入淮也最为经常。
淮河从淮阴到海的河槽本来很深广,容纳淮河自身的水量原是有余的。而且淮河水清,泥沙极少,在河淮并槽以前,很少淤垫现象。自从同时容纳黄、淮两水以后,黄河带来的泥沙,逐渐淤塞了淮河河槽,河底淤垫到高于地面,只靠堤防约束,形成“水在地上行”的形势。淮水由于下流不畅,不得不在中上游造成泛滥之灾;再加上黄河还从颍、涡、睢、泗等道同时入淮,黄水泛滥于整个淮河流域,狭带的泥沙年复一年地沉淀淤积,使淮河干、支流的河床逐渐抬高,中游河道变成了半地上河,下游入海的出路也逐渐被淤塞,造成淮河水系的紊乱。每遇汛期,上游来水与下游泄洪能力悬殊很大,因此,经常决口泛滥成灾,淮河也就变成一条有名的“害河”了。
(2)“蓄清刷黄”
明清统治者另一个加重淮河灾害的措施,便是实行所谓“蓄清刷黄”的政策。淮阴附近是淮河、黄河、运河三条河流的交会点。由于黄河河槽的逐渐淤积和抬高,不但阻碍了淮水的下泄,也阻碍了运河的交通,使维持封建统治经济命脉的漕运,受到了威胁。于是,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总理河漕,治淮以大筑高堰“蓄清刷黄”为主,自武家墩经大小涧至阜陵湖,修筑洪泽湖“高家堰”大堤三十公里,用抬高洪泽湖水位的办法,把淮水清水蓄起来,借以冲刷黄河的浑水。但是黄强淮弱,不仅没有改变黄河泥沙对运河的淤积,反而更加重了淮河的灾难。因为淮河的水位被抬高以后,中游的淮水更加不容易下泄,淮河的上中游地区更加泛滥成灾,而且洪泽湖本身也被倒灌的黄河浑水淤高了。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淮河上游山洪暴发,下游宣泄不畅,洪泽湖洪水猛涨,湖堤溃决,把整个泗州城都吞没在滔滔湖水之中。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淮河地理高考全国卷2变迁河道
  • 上一篇:2017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特色分析
  • 下一篇:高考地理备考建议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