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南北极点、自转方向和晨昏线:①若为侧视图,通常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②若为极地俯视图,可根据“北逆南顺”确定极点;③若为立体图,一般是北极在上,南极在下。如有自转方向,应据此判断极点。④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是晨线与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之是晨线。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纬度数与出现极昼范围的最低纬度数互余,或等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经度数为将昼半球平分的经线度数,其地方时为12:00。
(3)确定日期或季节:①晨昏线过两极点,是3月21日前后(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后(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6月22日前后(夏至日)或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③其他情况的日照图,若无具体条件限制,则对应两个日期;④求某地的具体日期,可根据直射点日期结合地方时进行计算。
(4)确定某点地方时:①充分利用图中四个隐含时间(6点、18点、12点、O点或24点);②其他地点的地方时可根据上述时间进行计算。
(5)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日出日落时间和昼夜长度:①算出该地所在的纬线圈位于昼(夜)半球部分的度差,除以15即为该地的昼(夜)长;②以地方时12时为对称点±昼长时间的1/2或以地方时24时(0时)±夜长时间的l/2,可求得日出日落时间。
(6)相关地理现象的判断:日变化现象应结合地方时判断;季节变化的现象应结合日期或季节进行判断,常涉及的现象有:地球的公转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变化;昼长短的分布及变化;气压分布、某地的气候特征、天气现象;季风洋流流向;河流汛期、河流入海口的盐度;植被的生长状况;动物迁徙;农业的生产过程、生长状况;南极臭氧空洞扩大的时间等。
5.理解三个运动规律:地球自转运动规律、地球公转运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地球自转运动是绕轴

6.把握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0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7.运用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极昼(夜)区的切点、晨昏线与与经线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是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永远与晨昏线垂直,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有:①根据日期(二分二至日);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图中∠2);③根据晨昏线和赤道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3);④根据晨昏线和纬线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图中B、C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互余);⑤利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由于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晨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可以利用该点判断直射点的经度和求任何经线的时间。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也就是晨昏线和极昼(极夜)区的切点,这些点位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处于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是晨线向昏线的转折点,直射点与极昼(夜)区的最低纬度相差900,根据晨昏线和极昼(夜)区的切点可以判断直射点的纬度;当切点位于昼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和切点的经度相同,当切点位于夜半球中分线时,直射点与切点经度相差1800。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把所在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运用该点可以求出该纬线的昼长或夜长(只要求出昼弧或夜弧的长度,根据经度相差150时间相差1小时的规律计算出昼长或夜长),还可以推算出该纬线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思想方法】
一.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方法:
1.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3.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例1】读下图中的经纬网,A在B的什么方位?

解析:先确定南北方位,由于纬度的分布规律是越往北走纬度越高,因此该区域为北半球,然后确定东西方位,确定东西方位时要注意两条经线之间的的经度差,在本题中由于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2100,因此A在B的东北方位。
【例2】如图所示,圆心为极点,外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到B和C到D的方向的变化

例3. 如果该市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那么该地常年主导风向应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