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巧点拨17--描写的技巧
要义解读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技巧点拨
一、人物描写的技巧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笔作文,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等。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先看下边的例子: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鲁迅先生描写时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可见,要写好人物肖像,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下边举例介绍几种基本的肖像描写方法: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层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把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从作者(旁观者)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寄寓了作者的辛辣嘲讽。
2.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吴荪甫和赵伯韬决战前做了一个恶梦,醒来后)无意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吴荪甫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这是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以前他从来不肯认输,而此时内心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和以前判若两人。
3.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变脸”的行家,惯于见风使舵。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黛玉面前、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神情多变,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一部小说写下来,孔明的指挥若一,飘然仙仙的神情仪态,早已深深印在读者心目中了。
5.工笔细描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在《雷雨》中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详细周全,由表及里,给人留下了一个顽固、保守、自负的深刻印象。
6.侧面渲染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在《陌上桑》中侧面描写罗敷之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