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改造法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是改造后的题目一定要忠实于原题的题旨,否则就会偏离题意。譬如“啊,北京”这个题目抒情色彩很浓,审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啊”字的感情色彩的理解,原题的“啊”字,很显然含有惊叹赞美之意,于是可将题目改造为“我赞美北京”“北京真美”或“我爱北京”,但不能改造为“讨厌的北京”一类消极性题目,因为原题中的“啊”是不表消极的。另外,需特别强调的是,文字改造法只是在对题目进行审视过程中的一种主观思维活动,通过这种创造性思维快速完成审题任务,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题目是不能改动的。
6.辨明关系法
所谓辨明关系,就是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楚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彼此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辨明了,审题立意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有些议论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譬如在抗震救灾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些作文题目“美与丑”“鱼与水”“伟大与平凡”等作文题,运用辨明关系法审视,明确每对词语的对立或统一关系,很快就能掌握题旨。
需特别注意的是,虽说运用辨明关系法审题,思维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不会走弯路,能大大提高审题速度。不过,构成这类作文题目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审题时只有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到既快速,又准确。
二、高考作文立意“四要”
1.立意要准确,不要偏离话题
所谓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话题的主要意思和要求,并在话题范围内立意,而不能只抓话题材料中的只言片语,脱离话题,以偏赅全地去进行立意。如:请你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中的“心灵”主要是指在“自然”中的感受。所以,本话题应阐述“自然”与“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而有的同学偏离了话题的内涵,只写“自然”或“心灵”,以偏赅全立意,导致作文失分。
2.立意要新颖,不要落入俗套
所谓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写出“亏他想的出来”的文章。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文章,表达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主题来。不要落入俗套,不与人撞车。元代的陈绎曾在《文说》中说:“凡作文发意,第一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意思是说第一次、第二次想到的立意都不用,要花一番工夫,刻意求新、求深。那么如何打破常规思维求新、求深呢?其实我们写文章可以从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反面立意。一般说来,从正面立意的较多,从反面立意的相对较少,如果从反面去立意可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以“感谢”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多数人会写:感谢父母,感谢恩师,感谢同学等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样立意当然正确,符合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反面立意可能就是创新。因为有些你身边的人看似没帮你什么,甚至还帮你的倒忙,其实从另外的角度则是帮助你,如:写感谢不愿帮你忙的人,感谢看不起你的人,感谢让你受委屈的人,感谢使你遭受挫折的人。不愿帮你忙的人使你真正懂得自己的路自己走,才能真正能够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别人看不起你,却激发了你的进取心,使你成功等。同时恰当联系社会背景也可以使文章立意新颖,如写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动人事迹。审题“度势”也可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
3.立意要高远,不要庸俗低下
所谓立意高远,就是指文章格调高尚,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落俗套,不低级趣味。优雅的风度,高雅的情怀,反映在文章中就是高尚的文品。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情怀令人仰慕,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令人振奋。他们的文章立意高远,能启发人思考,能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社会进步。如果思想境界不高,情绪偏激,态度消极,思想悲观,即使文字功底较好,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比如:以“关注未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同学在写作时,只关注自己的未来前途,只关心将来能不能挣大钱、当大官。这种想法似乎无可非议,但立意庸俗,散发一股铜臭。更有甚者黄话连篇,庸俗低下,思想极其不健康。截然不同的是更多同学关心“未来教育”“未来科技”“未来环境”“未来人才”“未来文学”“未来农业”等等。立意高下,不辨自明。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