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我看到了我的采访对象——熊凯平。刚采访他时,我俩都很拘束,一直都是一问一答。他的回答总是欲言又止。我们的话闸子一直打不开,正陷入尴尬时,旁边有一个声音轻轻地说:“他不喜欢说话的,从来不喜欢跟别人玩。”于是,我才认真地打量着我这个采访对象,一个男孩子,他的头发算留得比较长的,削瘦的脸显得眼睛特别大,衣服穿得还比较整齐,但是脚下还拖着一双拖鞋。 我忍不住问:“你不冷吗?怎么还在穿拖鞋?” 他漫不经心地说:“没找到其它的鞋。” 我问:“平常都是谁照顾你?” “爷爷、奶奶。” “你的父母呢?” “在广州打工。” 我连忙问:“那你想你的爸爸妈妈?” 他神色很平常的说:“想,但也习惯了。”他的回答总是这么简短。 “你多久没见过你的父母”我问。 熊凯平低着头说:“我的父母每年过年才回来呆上半个月,又要到外打工。”虽然看不到他当时的表情,但语气中透露出孤独感。我主动拖着他的手,把他拉到教室的一个角落轻声地说:“其实,我的爸爸也不在身边,在外打工,我也很想他,我想他的时候,总拿妈妈的手机给他打电话,听一听爸爸的声音。” 熊凯平好像找到了知音人,双眼直瞪着我。我对他笑了笑,说:“我比你幸福,我有妈妈照顾我。”他也对我笑了笑。之后我俩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会主动地和我说说他的事,我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都在读书,他的成绩是三姐弟里最差的,父母商量着让他读完小学就不读,他自己也透露出对学习的厌烦,想跟着父母到外面去。 采访后,我们俩留了张影,当我说我们以后可以写信联系,他却挠了挠头,有点害羞地说:“算了,我语文不好,不会写信。”转身就向教室跑去。 回到家,我把采访的内容对妈妈说了一遍,妈妈握着我的手说:“孩子,留守儿童缺少的是关爱,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得的爱分一点给他,虽然他说不会写信,但是你仍然可以写信鼓励他。”
是啊,让我们一起撑开关爱的伞,帮助以及鼓励这些需要关爱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