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条巨龙,一名长江,一名黄河。它们的鳞爪、须发和身段盘曲着卧在这中华大地上。滔滔洪水,就也顺着此势,盘盘曲曲、兜兜转转的奔流向海。在这两条盘曲的巨龙身边,诞生的华夏的先民,这个民族受了这条巨龙气息的沾染,也有了九曲的回环。这样的人民所产生的美,是一种曲折的美。
中国人的建筑,讲究的是回旋掩映,让你一眼望去而无法穷尽其景致,必定要转折弯。绕条路,方可得见更多。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大的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的阿房宫,中的又那精雕细磨、布局巧妙的苏州园林,而最小最普遍的,便是居民家门后的一道影壁。这样的风格后面,蕴含着独具的匠心,让观者能在观赏建筑的同时,多出一层额外的探索乐趣。
中国人的绘画,同样也讲究如此曲折之美。传说在古时某个朝代,贡院举办了一场考试,考题是要考生画一座隐于深山的寺院,而考生的画中务必要突出一个“隐”字。考试完毕后,主考官将第一名的画展示出来,众人一见,不禁连声叫好——画中有山而无寺,然而有一个老僧,于林中泉涧汲水而食。此画一僧人告知观者:山中有一寺,蔽隐于林泉中。曲折如斯,奇巧如斯,怎不令当时的考官们为之心动。
便至抽象如诗歌文字,中国人也要在其中渗透其曲折美的思想。李商隐,一位晚唐的诗人,他的诗中蕴含的爱与情感的热烈与充沛,足以激荡任何人的心房。然而他没有让这些情感如溃堤一样倾泻,而是将它缠裹在柔婉复杂的字里行间。他的诗里意象极多,隐忍,然而不晦涩,丝丝柔情在其中沁润、渗出,意味深长而绵长。也因为如此,他的诗历久而长新,千余年来,人们一直品尝他的诗,却总嚼不尽其中的韵味。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崇尚曲折的美?究其原因,是中华大地的水与土的哺育,是数千年农耕社会的积淀。内向型的农耕生活,在中国人的心理上烙上了黄河与长江,烙上了那般曲折的痕迹。对生活在海滨地带的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是神秘的。他们看中国人,恍如观察着一个檀香扇坠,细细的镂空的多层象牙笼中,一丸檀香木透着暗色调的香气,令他们深感难以揣摩。事实上,中国人就是以其复杂性维持着他们永久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心像一条小径,每转过一重,两边的景致就有了微妙的不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九曲回环,中国以其永恒之美让世人沉醉。
[点评]这篇文章起象生意,开篇点题,接着作者从建筑、美术、文学等三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于曲径通幽的理解,选材费了一些心思,扣题紧密。文章结尾,作者努力从一个较深层次去探究中国人崇尚曲折美的原因,也算是一家之言吧,精神可嘉。行文自然流畅,结构严谨,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