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公司】“阿尔达利斯”啤酒厂(Aldaris):拉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有130余年历史。主要生产各种啤酒和无酒精饮料,年销售额近3800万美元。产品出口爱沙尼亚、立陶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
“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和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
“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in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2011年公司营业额达1.39亿美元,增长6.9%,纯利润1340万美元,减少5.6%。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四家子公司,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人民生活】 2012年居民平均税前工资879美元/月,平均退休金329美元/月。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70所医院,4658个诊所,医生7987名,病床12111张。每万人拥有医生39.1名、护理和助产人员64人、牙医7.2人、药师6人、医院床位64张。男性平均寿命68岁,女性78岁。
【军 事】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现任武装力量司令是雷蒙茨·格劳贝准将(Raimonds GRAUBE)。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至15年的服役合同。2011年国防预算约占GDP1%,计划于2020年将国防预算增加到占GDP2%的水平。军队人数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在北约支持下,拉同立陶宛、爱沙尼亚积极开展军事合作,统一三国安全事务。三国在北约框架内联合进行的项目有:波海的海国家联合区舰队(BALTRON)、波罗的海地区空情监控网(BALTNET)和波罗的海军事学院(BALTDEFCOL)。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目前,拉在阿富汗驻约180名官兵。
【文化教育】
【文 化】截至2013年,共有111所博物馆、14家电影院、559个文化中心、812所公共图书馆和9家剧院。
【教 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根据拉教育部统计资料,2012/2013学年度在校学生43.2万人。其中学前班人数为9.3万,普通学校20.9万,职业学校为3.1万,高等院校9.0万人。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3个院系。
【新闻出版】截止2012年底,全国共有251种报纸和329种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波罗的海商报》、《时报》等。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刊)。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现有90名记者和编辑人员,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新闻社成立于1991年4月,现有200名工作人员,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立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