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要改进教法 ,倡导探究式教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因此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的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探索性的追求知识。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有一些给定选题的探究实验,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科学探究的性质。但是,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给他们引入一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更为接近真正的科学探究。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一节,新教材只是几幅图片,几种常见遗传病症状,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如果按过去教法进行教学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我在讲这节课时,就采用了探究式教学。事先让学生调查周围人群都有哪些遗传病,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并提出治疗的方案或建议,学生兴趣很高。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对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及危害有了深刻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认为, 这节课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并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以此养成探究的态度、方法和思维的品质。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生物学科可以说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今天,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生物学科因其与人类生存健康、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学科。生命科学的最前沿知识最尖端技术业已深入到生物学教材中。这都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生物学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作为生物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业务精深,还要崇尚科学、关注未来,为此必须更新观念、自我充电,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站在时代前沿,洞察国际国内课改动向,自觉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认识生物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和生命伦理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方兴未艾的新一轮课改的需要,才能在“与新课改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真正肩负起为国家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