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实施“暖心工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围绕保障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建立社会救助工作长效机制为重点,提高三项标准、探索健全完善六项制度,深化一项工作、推进三项试点。“提高三项标准”,即: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类施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2800元/年,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1800元/年。“健全完善六项制度”,一是加强与财政、统计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和五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自然增长制度;二是探索建立《 市贫困群众临时救助制度》;三是探索出台《 市医疗救助操作细则(暂行)》;四是探索制定《 市低保家庭教育救助暂行办法》;五是探索制定《 市五保供养机构规范化管理考评细则》;六是探索制定《关于对敬老院加强设施设备建设的奖励机制》。“深化一项工作”,即继续深化创建“阳光诚信低保”服务品牌,进一步提高人均补助水平,城乡低保覆盖面保持在2.5%以上。制定、完善低保工作审批审核流程,在县(市)区试点推行“三级联审”、“收入评估”及“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低保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深化敬老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稳步提高集中供养率,确保全市所有敬老院集中供养率稳定到70%以上;强化应急救灾工作,完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在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救助活动,全市投入7000余万元,救助城乡低保特困家庭等10万户、30万人。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投入1437.8万元开展“情暖万家”、“康复助医”、“朝阳助学”、“爱心助残”、“夕阳扶老”等五大救助工程,加大大病救助和经常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
2、进一步实施“放心工程”,完善优抚安置工作体系。落实优抚对象补助提标任务,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在全市推广“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开展农村优抚对象门诊慢性病认定工作,健全优抚对象轮流休养保障网络;继续开展“功臣安居行动”,基本解决优抚对象住房困难;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基层优抚政务公开工作;完善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实现优抚对象服务范围全覆盖;创新优抚对象精神抚慰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发挥以优抚对象医疗、住房、生活和精神抚慰和轮流休养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保障体系作用;加强基层优抚工作人员开展服务意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培训,完善基层优抚基础数据统计,逐步建立完善优抚对象电子档案和文书档案;加强 革命烈士陵园建设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烈士褒扬水平。建立全市军休干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推进以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为特征的军休工作信息化建设;成立和打造军休艺术团品牌,进一步丰富军休干部文体生活质量。推进经济补偿、扶持就业、重点安置、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体系建设,借助蓝翔技术学院等社会资源,统筹城乡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大力加强农村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谋职业金补助标准,力争自谋职业率在09年的基础上提高10%。加强各种矛盾纠纷排查力度,保障和维护复退伤残军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军供站管理,服务过往的部队官兵。
3、进一步实施“舒心工程”,完善社会福利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范围,在全市城区各街道全面推开居家养老服务,并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扩大服务人数,确保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落实;严格养老服务机构的审批程序,促进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地发展;推进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齐鲁福彩助残行动”和城乡低保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等四项免费医疗项目,提高孤残儿童和特困家庭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在市区内试点建立2至3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咨询服务站,落实对流浪乞讨人员辖区责任管理、即时服务的措施,使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和有效管理。
4、进一步实施“称心工程”,完善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体系。继续以和谐社区建设为总揽,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建设步伐,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在城市,加强“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建设,力争完成150个社区打造任务,使达标社区突破70%;继续打造精品社区,重点支持大项目建设。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总结推广天桥区纬北路街道康桥社区和北园街道柳云社区“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历下区文东街道中创开元山庄社区“和谐社区”培育发展模式和历下区甸柳街道甸柳一居“社区自治”经验,在全市探索建立统一的“邻里节”。在农村,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2010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村全面展开这项工作,到2011年实现“全覆盖”;加大农村精品社区打造力度,制定出台《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指导标准》,市内四区农村精品社区打造不少于5个,其他县(市)区不少于10个。认真宣传贯彻修改后的《村委会组织法》,进一步规范选举程序,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积极稳妥地开展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力争60%以上的村实现规范化;打造“贴心一键通”服务品牌,完善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惠及更多群众。
5、进一步实施“顺心工程”,完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市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任务;继续举办“百合之缘”公益集体婚礼,倡导文明节俭婚俗;完善殡葬服务保障体系,对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实行免收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对城市无人认领遗体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行政府买单;清明节前,在部分经营性公墓中面向城市特困家庭推出公益性墓区;倡导树立“绿色殡葬、文明祭奠”新风,在全市殡葬场所全面推行“鲜花祭奠”,积极探索骨灰多样化处理等绿色殡葬方式;推动殡葬改革不断深入,坚决杜绝土葬问题发生,推广济阳县农村殡葬改革管理方式;加强遗体的运输、管理工作,探索建立殡葬服务专线,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殡葬服务。
6、进一步实施“省心工程”,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体系。继续组织好全市新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开展社会组织送医、送药、送科技、送培训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社会组织“网上审批”和“网上年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 市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意见》、《 市行业协会职能承接办法》、《 市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实施意见》、《 市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办法》、《 市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意见》,落实和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人事制度、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职业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开展地名理论文化研究,加大乡镇地名标志设置力度,完成国家地名数据库上报工作,编辑出版《 市地名图集》,提高地名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地名规划编制、论证、报批工作,提高地名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规范性文件,推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开展。推行福彩专卖制度,加强福彩投注站规范化建设;培育福彩销售增长点,努力扩大福利彩票发行量;进一步发挥福彩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方面的作用,做大做强“福彩百千助学”品牌。
7、进一步实施“安心工程”,完善双拥共建工作体系。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为契机,建立完善各项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拥军“窗口”建设,各县(市)区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和“文化进军营”等活动,推出双拥一条街、双拥典型和双拥示范点,成立双拥艺术团,在重要地段设立大型双拥宣传牌;协调落实好元旦、春节及“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活动;学习贯彻全省双拥工作社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快社区双拥工作站、社会化双拥活动基地和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两新”组织拥军工作;积极发挥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协调有关成员单位研究出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单位的双拥工作规范性意见,促进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加强对双拥模范城(县)的动态管理,出台双拥模范城(县)考评办法,完善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竞争激励机制。协调部队开展扶贫帮困、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军民共建和谐社区等活动,加大医疗、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互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