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北极涛动与拉尼娜导致极寒,但欧洲寒冷程度不及去年
从去年12月份入冬以来,冷空气就成为常客,降温的同时,大范围的雨雪也频频造访我国南方。从欧洲严寒到日本雪灾以及中国持续低温,全球“最冷”冬天的说法也开始甚嚣尘上。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为何这个冬天反而变得更冷?近期各地为何频现极寒天气?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气象专家。
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极端气候
异常低温的天气也再一次给人们对气候变化敲响了警钟。
大气环流形势变化是气候异常的重要标志。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认为,“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实际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
1月20日开始,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出现明显转折,北极的冷空气向中高纬地区迅速扩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促使西伯利亚高压加强。
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欧洲、中国、韩国和日本,使欧洲出现强寒潮,我国、日本和韩国一带气温偏低。同时,我国南方至韩国、日本及西北大西洋上空为异常气旋性环流所控制,有利于西太平洋水汽向我国南方、韩国和日本一带输送,与北方的强盛冷空气汇合形成日本暴雪及我国南方严重的低温阴雨,从而造成这些地区降水的异常偏多。
此外,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柳艳菊认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海陆热力差异加大,从而东亚冬季风偏强,使得我国和日韩一带气温偏低。
但专家认为,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冰冻灾害,从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方面都无法与2008年年初南方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的冰冻灾害看齐。
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
世界有时似乎很矛盾,全球在变暖,但近年的欧洲,却连续经历严寒的冬天。冬天变得更冷,这似乎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相左。但在不少专家看来,异常寒冷事件并未说明气候变暖趋势逆转,相反,这是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愈加频发的缩影,人们科学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仍不容缓。
其实,今年欧洲之寒程度远不及去年,同样未能改变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王启祎表示,“与近几年相比,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属近7年来较严重情况,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而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也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因全球变暖,北极冰盖仍在退缩。
具体例子并不难举。就在欧洲多国风雪交加的时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部分樱花因天气异常暖和而提早盛开。在世界其他一些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加重等现象仍在发生。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特别顾问丁一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总体的趋势是上升的,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停滞或减缓。
王启祎也解释说,气温曲线上升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一个气候态要以30年平均来看待,从30年滚动情况上看,全球气候还是变暖的。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没有本质变化。
从1951年—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C°,变暖速率为每十年0.23C°,比全球气候变暖速率略高,这种趋势近十年没有明显的变化。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星分析认为,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寒冷事件”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
至于入冬以来的异常天气气候是否有电影《2012》中提及的世界末日的迹象,专家们认为,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很多电影里描述的灾难都不同程度时有发生,不过这并不是说将要到世界末日了,只是启示人类要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要科学应对极端天气灾害,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民生工程建设及强化民众的自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