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上海理科大综合卷
	1、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氯氟烃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地球环境。臭氧层分布在“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右图)中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2、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
	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A  l.2亿千米        B  2.3亿千米    C  4.6亿千米        D  6.9亿千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研究城市历史,关注绿色家园。
	材料一:美国新泽西州哈得孙河西岸的港口城市泽西城,与纽约市隔河相望,是美国最大的多人种、多民族(白人60%、黑人30%、其他10%),但没有种族矛盾的模范城市。
	3、由材料一可知,泽西城位于美国的       岸。                                
	材料二:20世纪中期以前的泽西城,曾有过令人自豪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没人关心环境”,“烟囱冒烟就意味着工作(的机会)”,火车昼夜呼啸,烟囱喷吐浓烟,河水散发恶臭…
	…
	20世纪70年代起,泽西人重新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开始重点扶持金融、保险、房产和高新技术企业,城市逐渐恢复了生机:城区绿树成荫,烟囱不再喷吐浓烟,新型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
	出现……
	6、材料二显示,20世纪70年代起泽西城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下列选项中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①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②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③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7、分析上述材料,归纳泽西城发展道路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