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
佳本斯市是我国最东北端的中心城市。如果把全国形状比成一只雄鸡的话,那么它就是雄鸡头上的眼睛,是全国最早看见太阳的地方,著名的“东方第一哨”就坐落在这里。是黑龙江省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
佳木斯原为江畔渔村。1886 年建东兴镇,1910 年桦川县治设此。1925年修筑铁路后发展迅速,1937年改称佳木斯市,为三江省省会。1945年为合江省省会,合江省是东北最早的根据地,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硝烟刚刚消散,佳木斯就迎来了自己的新生,解放战争开始后,大批干部来到这里,使佳木斯成为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贡献,因此素有东北“延安”美称。1947年合江省并入松江省。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1973年7月恢复佳木斯市建制,1985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佳木斯市北、西、南三面有小兴安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环绕,西南隆起,逐渐向东北缓降,构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独特自然地势。地貌分为低山、丘陵、漫岗、平原、低平原四种。境内有大小河流301条。
佳木斯作为新兴的综合性城市,其经济发展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地缘优势。就其资源优势来说,完全可以用“地大物博”来概括。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辖5区2市5县,全市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2万,人均占有土地达1.7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倍,特别是作为世界仅有的五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其土质的肥沃,早为世人著称,尤其是现存的可耕荒原,芳草牧地,碧波荡漾的水域和莽莽森林,乃至黄金、煤炭、大理石等60多种矿产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的天然宝藏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可以说,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就其地缘优势来说,又可谓“得天独厚”。佳木斯地处中、俄、日、蒙、朝、韩国等国的结合部,东隔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望,边境线总长达580公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原来的东北内陆边陲已经成为祖国东北部开放的前沿,现已有佳木斯、富锦、同江、托远、饶河五个国家一类口岸开放,构成了五株连壁的口岸群体。佳木斯口岸以河港和空港为主,空港是继哈尔滨之后,全省第二个国际航空口岸。由佳木斯经松花江进黑龙江至俄阿穆尔河,出海直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打通了这条江海联运的“黄金水道”,使这个边陲重镇成了东北亚的“金三角”,成为通向太平洋的大陆桥。
佳木斯已成为有较完整工业体系,基础设施比较齐备的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市里高楼林立、街道宽阔,街心公园中有风格典雅的园亭,造型奇巧的雕塑、花坛和修剪整齐的草坪;道旁行行树木,青葱碧翠。有天河之誉的松花江从市区北端蜿蜒流过,滔滔江水,卷浪翻银,汽笛长鸣,百舸争流;天然浴场,得天独厚,是人们博击风浪的好地方。沿江公园,风光美丽,景致迷人。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威震江天,巍巍壮观。隔江远眺,是美誉为第二个“太阳岛”的柳树岛,全岛江水环抱,绿荫覆盖,鸟语花香。市郊的四丰山水库风景区,水平如镜,山水交相辉映。著名的世界语学者、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绿川英子(日本籍)和丈夫刘仁的合葬墓碑立于水库东侧山顶。还有晨星岛风景区、西林公园、杏林湖公园、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和建于1914年,具有民族和宗教特色的清真寺等景观。今日佳木斯已成为中外瞩目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