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东接东方大港宁波,西邻旅游名城杭州,城内地势平坦,河道纵横,乡间田畴浮躺水中,众多石桥横跨河岸,浙东运河横贯城北,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图画,是著名桥都水城。自古以来还有酒乡、书乡之称,兼具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之胜,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远在新石器时期,绍兴的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足迹。传说上古时代的帝王舜,曾在绍兴一带巡守游憩,亲自耕耘,现在这里的小舜江、舜王山等都是纪念这位古代圣君的地方。治水平洪的禹曾经在这里大会诸侯,以计其功,死后葬身会稽山下。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成为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遗迹至今犹在。在汉、晋、隋、唐、五代时,这里一直是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公元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返越,按照“绍(承继)祚(国统)中兴”的意思,把越州改为“绍兴府”,这就是绍兴地名的来由。绍兴作为南宋临时首都,达1年零8个月,最后6位皇帝的陵墓都在这里。那时,绍兴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已经相当繁荣,以后一直起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职能。全国解放后,绍兴行政体制几经变更,1983年7月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现辖嵊州市、上虞市、诸暨市、绍兴县、新昌县和越城区3市2县1区,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25万。
绍兴市百业兴旺,经济繁荣,1993年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40强行列,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在浙江省11个市(地)中居第3位。绍兴市下辖的县(市、区)有半数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其中绍兴县是全国10强之一。工业形成了以纺织、机械、酿造、食品为支柱,冶金、化工、电子、建材、塑料、皮革、医药等兼有的体系,绍兴黄酒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绍兴市是国务院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先行规划、先行开发的重要城市之一。
绍兴全市交通便捷。浙赣铁路、杭甬铁路横贯境内;以10条国道、省道、杭甬高速公路和上三、杭金两条一级公路为骨架,构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内河航运比较发达,有上虞海港。1992年绍兴市率先进入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
绍兴山青水秀,明镜般的鉴湖逶迤百里,翡翠般的会稽山余脉掩映左右,古城周围,一个个风景点如诗如画。东湖在绍兴城东约3公里处,是一处以岩奇水秀为胜的风景区,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大禹陵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巍峨壮丽。兰亭胜迹是由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撰写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而闻名,这里群山环抱,曲水萦绕,以秀丽雅静著称。城内的风光别有一番意趣:一条条望不到头的石板路,一边傍着小河,一边依偎着青瓦白墙的房屋,小河上架着形式各异的石拱桥,桥下不时有轻巧别致的乌篷船荡桨而过……。在绍兴众多的胜迹中,鲁迅纪念馆是最令人向往的一处。纪念馆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纪念馆座落在城南的东昌坊口,鲁迅就诞生在这里新台门周家,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又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他的光辉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鲁迅纪念馆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瑾故居位于绍兴城南和畅堂18号,这里北靠林木苍翠的塔山,离清波荡漾的鉴湖不远,环境古雅清幽。秋瑾曾经在此习文练武,度过她的少女时代。1906年以后,这里又成了她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建国以后,对秋瑾故居进行了几次整修,并把它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绍兴市中心,还有一座高大的秋瑾烈士纪念碑,它矗立在秋瑾烈士英勇就义的古轩亭口。
绍兴的酒、绸、茶独具特色,绍兴老酒,是中国黄酒中的佼佼者,以色泽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绍兴丝绸源远流长,勾践“劝农桑”、“西施浣纱”为绍绸之始。现代绍绸花色品种繁多,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