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分布着中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乌金三角”。它位于三省区的交接地带,包括16个县市,面积约6.9×104km2(图11.2.1)。
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具有发展煤炭、电力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已探明含煤面积近3×104km2,煤炭保有储量2505×108t,占全国的26.3%。本区煤炭多为优质动力煤,低灰分(原煤灰分小于10%)、低磷(含磷平均0.03%~0.06%)、低硫(含硫低于0.7%)、中高发热量(6000~7000kcal/kg)。煤层大多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建设和生产成本低。该区沿黄河部分地段,
水资源相对富集,而且土地开阔,为建设电站提供了水源和用地保障。此外,本区开发前景相当可观的天然气和铝土矿资源也是能源重化工业的物质基础。
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中国未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中起关键作用。首先,中国当前能源消费和生产构成中,煤炭占70%以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一二十年内难以改变,本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第二,能源短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据预测,2000年能源短缺3×108~4×108t标准煤。本区煤炭、火电开发前景可观,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短缺。第三,中国能源重点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相当长时期内,依赖晋陕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情况不会改变。本区区位条件优越,近京津和东北能源短缺地区,西煤东运条件好。到2000年,全国一半左右的煤要由本区生产,到21世纪前期,全国70%~80%以上的煤要由本区提供,特别是优质动力煤将处于垄断地位。第四,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将成为国家的能源“工业特区”加以强化开发和建设,可以吸引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既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又可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具有近煤、靠水、有场地的办电优势,建立巨型火电链,在沿黄河两岸有条件布设一系列火电站群,形成总装机容量达6000×104kW的中国最大火电站链,它可以五六倍于三峡的电力向东部送电。
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在能源基地建设中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本来就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加上大面积露天开采,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必将加速,因此土地恢复与保护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