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区现有的984.25×104hm2耕地中,约有442×104hm2分布于绿洲中。其中新疆为314×104hm2,甘肃河西地区为95.24×104hm2,宁夏32×104hm2,它们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基地。而绿洲农业的迅速发展,则主要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空前规模的农垦事业。早在汉代,西北区就已开始屯垦。近半个世纪以来,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师或农垦局在西北开辟了大片新垦区,建立了近500个国有农场。这些农场都有完善的防护林网和灌溉渠系,实行机械化耕作,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不仅成为西北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还成为周围农民学习的榜样。
绿洲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冬小麦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北部、准噶尔盆地南部、伊犁谷地、甘肃渭河流域、西秦岭、宁夏南部。春小麦分布于准噶尔、河西走廊、甘肃中部和宁夏平原。水稻在干旱区分布于河流沿岸绿洲,在湿润半湿润区则分布于山间盆地和谷地,全区粮食产量已达1716.1×104t(1996)。棉花广泛分布于西北大部分绿洲,而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喀什三角洲及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绿洲为主。二十年前种植面积尚只有40~50×104hm2,目前已增至80×104hm2左右。1996年产量约96.6×104t,1997年猛增到135万多吨,几占全国产量的1/3,并以质量优良著称。甘肃、宁夏棉花产量很少,但敦煌近年引种彩色棉成功,为未来的棉花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
油料作物以向日葵和油菜为主,还有胡麻、芝麻、花生等品种,商品油产区主要是焉耆盆地、拜城盆地、乌什河谷、伊犁河谷、博乐塔拉河谷、塔城盆地、河西走廊等,但产量在全国所占份额不足4%。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区为沙湾、石河子、呼图壁一带,此外还有伊犁谷地、塔城盆地、焉耆盆地、河西走廊及宁夏平原,年产量达520.1万吨,约占全国6.2%。
由于光照充足和日温差大,西北区还富产甜而多汁的优质瓜果。其中许多品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伊犁苹果、库尔勒香梨、库车白杏、哈密甜瓜、阿图什无花果、喀什和叶城的巴旦杏、敦煌李广杏和鸣山大枣、民乐苹果梨、民勒黄河蜜瓜等。
啤酒花在西北大规模种植的历史虽然只有40年,但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80%~ 90%,绝大部分产于新疆,河西走廊也少量生产。枸杞也是西北区的一大特色产品,主产于宁卫平原和银川平原。
除绿洲外,西北区有过半耕地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浅山区、黄土丘陵和河谷地,主产小麦、水稻、玉米、糜、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花椒等经济作物,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其中除少数地区可引河水灌溉外,大部因地高水低,地形破碎,只能进行旱作,产量一直低而不稳,成为贫困地区。近年采取覆盖地膜、集雨灌溉、修建水平梯田、建塑料大棚、培育耐旱品种等措施,显著提高了产量。
三、畜牧业
全国五大牧区,西北区占有其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天然草场主要位于山地和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甘南高原、贺兰山、六盘山都有大片草场分布。海拔高度不同,放牧季节也随之变化。高山草甸和草原宜夏季放牧,畜群常接近冰川末端。中低山带的山地草原成荒漠草原宜于冬季放牧。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结构的复杂性,农业区内不宜垦殖的丘陵、黄土沟谷、坡地,也多用于放牧。因此西北农区放牧现象比较普遍,畜产品至少半数出自农业区。
经过长期努力,西北区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仅以马而论就有巴里坤马、伊犁马、焉耆马、山丹马、河曲马、洮州马等乘兼用或军马。羊则有新疆细毛羊,阿勒泰、巴音布鲁克和塔什库尔干肥臀羊,库车羔皮羊,三北羔羊,宁夏和陇中滩羊等。此外,新疆和甘肃河西产骆驼、甘南高原产牦牛。驴、骡、黄牛等家畜更为普遍,但各类牲畜中仍以绵羊最多。 目前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过牧现象,而草场建设相对薄弱,因而处于退化状态,急需加强综合治理。全区猪牛羊肉产量126.3万吨(1996),仅占全国的2.65%,人均占有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发展家畜饲养或可弥补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