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区(2)

时间:2014-10-11  归属:中国地理
第一节 地壳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概述

    青藏高原是由几个较小的陆块拼合而成的断块高原。震旦纪时,高原的主体(藏北)及江河源一带曾处于隆起状态,其周围则为凹陷区。加里东运动期间,除藏北仍保持隆起趋势外,北部的昆仑山地发生褶皱,南部边缘也大块断隆起。上古生代是青藏高原地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除西端班公湖、印度河源区及东北部的昆仑—松潘隆起区外,广大地区开始大面积和大幅度下陷。例如,拉萨河上游的晚古生代地层即厚达6000m以上。

    自早二叠世晚期以来,由于在我国相继发生海西、印支和燕山运动,亚欧大陆南缘的几个小陆块和南大陆(冈瓦纳)北缘的若干陆块不断向北漂移,并与亚欧大陆碰撞,位于亚欧大陆南面的古地中海(特提斯)逐步南撤和封闭,亚欧大陆遂得以向南增生。许多学者注意到青藏高原的最高海相层位及时代,在昆仑山为早二叠世晚期复理石,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地为晚三叠世类复理石,唐古拉—横断山地(或羌塘—青南地区)为中上侏罗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地(或藏北地区)为中白垩统,雅鲁藏布江西段及喜马拉雅山地为始新统(李吉均等,1979;常承法等,1982)。这些事实清楚地揭示了青藏高原的成陆历史,即特提斯海在不断发生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南撤,每次运动留下一条山脉。山脉较为稳定的地壳段落以地台型沉积为标志,地貌景观则是山间盆地和广阔的高原面。

    喜马拉雅运动使亚欧大陆和本属南大陆的南亚次大陆连成一体,古地中海完全退出青藏地区。中始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冈底斯山开始隆升。但此时青藏高原海拔并不高。狮泉河—改则—班戈—丁青一线以南气候湿热,此线以北虽然干燥,而炎热依旧。这就表明当时尚未发育季风环流。这种气候背景下的外动力作用导致了第三纪夷平面的形成,而目前这一级夷平面已抬升到海拔6000m上下,仅分布于各高大山脉顶部,唐古拉山以南分布尤广。

    中新世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同时在高原内部则形成一些新的断陷和山岭。但经过1000余万年剥蚀夷平之后,到上新世晚期再次趋近夷平状态,海拔仅1000m左右,古岩溶地貌、三趾马化石群的存在,以及孢粉组合特征都表明,当时的高原处于热带、亚热带环境。

二、高原的隆升与高度

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时代始于上新世末。这一结论是以岩相、孢粉组合等为依据得出的,目前已被普遍认同。上新世末青藏高原的海拔仍只有1000m,进入早更新世后,亚热带喜暖植物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相继出现草原和森林植被。其时山地主要生长云杉、冷杉,海拔可能超过3000m。高原面则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海拔约为2000m。在上新世晚期曾经十分干燥,因而成为主要成盐期的柴达木盆地,可能由于季风开始形成,成盐过程中止,并出现广阔的湖盆和比较稠密的水网。

中更新世,青藏高原一方面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把高原抬升到更大的高度,另一方面又发生了第四纪最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希夏邦马峰某些冰川推进40km,有的冰川面积比现在大15倍。喜马拉雅山北坡形成宽广的山麓冰川,留下大面积冰碛和冰水平原。进入间冰期后流水侵蚀异常活跃。侵蚀基准面下降和冰川融水剧增双重因素引发了地形大切割,各大河流均于此时强烈下切,象泉河切割深度达 800~900m。当时高原面海拔一般在3000m上下。

经过中更新世地形大切割后,青藏高原特别是其边缘山区,已经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貌。中更新世晚期高原加速上升。进入晚更新世,由于喜马拉雅山隆升过高而成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障碍,高原内部再次变干,柴达木进入第二个成盐期。此时高原面已达到海拔4500~5000m高度。这就意味着仅在晚更新世短短的10余万年中,青藏高原的隆升量即达到1500~2000m。这一加速上升时期,对青藏高原高寒自然景观的形成,确实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李吉均等,1979)。

全新世期间,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也很强烈。仅在高温期后的数千年内,高原地壳上升的幅度就达300~500m。

地质力学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促使地壳物质自北向南运动,来解释第三纪晚期青藏高原的急剧抬升。板块学说则认为,印度板块以低角度逆断层俯冲到喜马拉雅山之下,说明印度板块系主动北进。昆仑山、祁连山的高角度冲断层或正断层系被动仰冲,表明力量仍来自南方。印度板块北进首先在高原南部造成一个压缩带,使地壳缩短300~400km,继而在高原内部形成东西方向的拉伸力,并使高原发生走滑断层。地壳的大规模水平运动和形变导致软流圈物质流动和重新分布,促进岩石圈基底局部重熔、活化从而整体上升,李吉均院士根据此理论提出了青藏高原隆起的理想模式(图16.1.1)。

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面从上新世晚期的海拔1000m达到目前的平均4500~5000m,累计上升量共有3500~4000m之大,这表明在第四纪期间平均每年上升2mm。而晚更新世以来的10余万年,则是每年上升10mm以上。重复水准测量还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目前依然保持着年平均3.2~12.7mm的上升量。有关青藏高原隆起的重大事件见表16.1.1。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青藏高原青藏区地壳演化
  • 上一篇:高寒干旱气候-青藏区
  • 下一篇:交通运输-西南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