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练习式
练习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性,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种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
练习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巩固知识,达到熟练,培养技能技巧;方法上,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自己动手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教师只起监督及对练习结果总结的作用;程序上,由教师布置练习内容,在教师监督下,学生完成课堂上作业,最后由教师公布并分析练习结果。
练习式的优点是,对所学知识达到强化作用,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缺点是练习量不易掌握,容易加重学生的负担。
练习式一般分三种:一种是心智技能的练习,如阅读、作文、计算技能的练习;另一种是动作技能的练习,如体育技能、劳动技能的练习;第三种是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守时习惯的练习。从具体学科来说,又有特殊的练习,如语文课有听、说、读、写的练习。数学课有运算、解题、作图、测量的练习。体育课有体操、田径、球类的练习。音乐课有唱歌、演奏等练习。
根据练习曲线揭示的特点,练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图26:开始阶段,曲线上升慢。中间阶段,曲线上升快。结束阶段,上升速度逐渐减慢,直至出现停滞状态或称高原状态。由于各学科练习的性质不同,练习曲线的表现特点也不一样,而且学习同一技能的速度,也因人而异,在练习曲线上明显地表现出个别差异。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练习曲线所呈现的特点和个别差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活动。
■
运用练习法的要求是: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精选练习材料;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了解练习的结果。
(5)自学式
自学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
自学式教学模式结构特点是;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方法上分两种,一种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对重点、难点稍加提示。另一种是学生完全自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全凭学生自己去摸索;程序上先布置学生做自学计划,然后督促、检查、指导学生实施自学计划,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理体会。
自学式的优点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习惯和创造精神;重视个性差异,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注入,改变为学生的自学。缺点是对低年级学生与差生难以使用。
动用自学式,一般要求:布置自学的内容、要求和做法要明确、适当,要照顾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激发他们自学的热情和兴趣;要根据学科特点,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阅读、使用工具书、搜集资料、写读书笔记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和肯定学生自学的成果,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条件,如保持教室的安静,准备自学必需的学习工具等,使学生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提高自学效果。
(6)复习式
复习式是教师指导学生温习已经学过的教材,以强化识记,加深理解,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系统化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温故而知新,不仅可以防止遗忘,同时可以诊断和弥补学习上的缺陷,发展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复习可以在课内外进行,复习的类型有四种:
①学期、学年开始的复习。目的在于重温过去学过的知识,给新学期、新学年开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