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是非观念和辨别是非能力是在无产阶级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舆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提高的。也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不断进行比较、区分和识别各种是非、善恶的行为,不断在头脑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帮助犯有过错的学生辨别是非的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坚持说理教育,组织舆论,开展思想斗争,提高学生对道德行动评价的能力;以奖为主,奖惩分明;树立榜样,提高学生学习榜样的自觉性等等,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进行榜样教育,是适合学生模仿心理的需要的;而且作为教育的手段,它也完全符合学生认识的特点。榜样,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说理教育的一种直观形式。模仿是对榜样的一种效法。由于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往往对坏榜样的模仿就成为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在矫正不良品德时,消除坏榜样的影响,树立新的代表无产阶级高尚品德的榜样,指引学生去模仿,是很有必要的。
榜样的树立,必须和说理教育结合进行。教师应激起学生改变错误行动的愿望和寻找榜样的需要。选择形象鲜明、特点突出、事迹生动,而且便于模仿的人和事,特别是后进变先进的人和事,作为学习的榜样,是激起学生愿望、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效方法。这种榜样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激起学生的上进心,从而弃旧图新、树立新风尚,往往能产生教育者难以估量的效果。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学生已形成的不良行动习惯,是不合理的需求与错误行动方式之间建立的巩固联系,要改变是不容易的。由于错误行动总是在一定的诱因影响下,受到内部错误观念的支配而通过一定的行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对一种错误的行动的矫正,既要改变不合理的需求,也要尽可能控制诱因的条件。因此在矫正错误行动的初期,切断诱因是必要的。如让学生更换环境或暂时避开某些诱因(如同伙的哥儿们,迷恋的对象等)都是有益的。但避开诱因是消极的,因为学生很难完全长期的避开诱因,即使能避开,也不能保证在新的诱因下不犯错误。根本的办法是使学生增强在各种环境的诱因下都不受影响而有坚持正确方向的能力,以及通过学生自身的道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光是一味禁止、惩罚,应创设新环境使学生锻炼意志力,培养独立地与外部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并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动习惯。意志努力,在矫正不良品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而意志努力只有在艰苦的自我思想斗争中,才能锤炼出来。
在形成新的正确的动机与新的正确行动习惯的基础上,可通过一定的考验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得到锻炼的机会。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动机,学生的意志力得以提高。通过考验,坏习惯受到抑制和进一步的削弱,高尚的行动得到加强。但要注意,考验应在一定基础上在有监督的条件下,慎重地、有步骤地进行。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的错误行动与不良品德,应视年龄、个性、错误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一般说,年龄小的学生产生某些不道德行动,常常是由于不了解或不理解道德行动准则并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对于他们应当多进行正面诱导,如肯定他们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指出行动方式的不当,指导他们应采取什么方法来实现目的。也可以通过让他们担负某些不容再犯错误的工作,在活动中矫正不良行动。还可采取信任的方法,如表示相信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和勇敢承认错误与改正错误等。比如,北京西城工读学校的学生到颐和园去活动,他们穿着整洁一致的服装,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走在大路上。路边的人用夸耀的口气问:“这是哪个学校的?”工读学校的学生说:“清华大学的”,该校校长循循善诱地说:“你们以后敢说是工读学校的,就更进步,说我过去犯了错误,现在改了!”从而激发他们改正缺点的决心,增强改正的信心。对于年龄较大学生的不良行动,就可采取较严厉的教育方法。但也必须根据他们错误的严重程度与性格特点,区分初犯和屡犯、男生和女生、态度的好坏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因而,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时,教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