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土(Paddy soil)
水稻土的分布遍及全国。北自北纬53°36′的黑龙江的漠河,南至北纬18°20′的海南岛的崖县;东起台湾,西迄新疆和西藏。其分布上限达海拔2200—2400米,个别高达2600米。分布趋势是:从热带、亚热带向暖温带和温带减少;从东南海滨平原向云贵高原减少。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白龙江一线以南,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此外,云南、贵州的坝子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区域的滨海平原及台湾西部平原也是水稻土的集中分布区。秦岭、淮河、白龙江一线以北,水稻土分布面积尚不足全国水稻土总面积的10%。其中以河北的渤海地区、山西汾河谷地、陕西的渭河平原、内蒙古的后套平原、甘肃西套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和准噶尔两盆地以及东北地区的延吉盆地和辽河下游等地区分布较多。
水稻土剖面构型的主要形式是AP′-P-W-Bg-G-C。各层次的特性分述如下:
(1)耕作层(Ap′):深受耕作施肥的影响,是物质和能量变化最活跃、生物活动最旺盛、土壤肥力特征反映最显著的土层。一般分为三个亚层:上层为浮泥层(Ap′1);中层为小块状结构层(Ap′2);第三层为大块状结构层(Ap′3),有时即使在冬季仍有潜育斑块。
(2)犁底层(P);位于耕作层之下,它是受犁具镇压而逐步形成的,较紧实,多少带有一点片状结构,厚仅8—10 cm,具保水作用。
(3)渗育层(W):它既承受耕层中下淋物质淀积,也淋失部分物质,表现轻度的淋溶淀积现象,有人将其视为淀积层的一部分。有一种情况是在强度淋溶作用下,铁锰还原活化而淋溶,成为灰、白色土层,即所谓的“白土层”(E)
(4)淀积层(Bg):水稻土的淀积层又可称为潴育层或斑纹层。位于渗育层之下,它体现了氧化还原交替以及物质淋溶和淀积的特点。由于干湿交替,此层常有明显的棱块状结构。有粘粒、盐基、铁锰甚至钴镍的积聚。水稻土形成中只有盐基和铁锰的淋溶淀积,而铝变化不大,这一点区别于灰化淀积层。水稻土的淀积层中有时也有石灰结核,但是此种结核常富含铁锰,这一点又区别于钙质的淀积层。因此水稻土的淀积层可以作为一个诊断层划分出来。
淀积层也因氧化还原的强度不同而分为几种类型。自上层淋下来的物质被下层游离氧充分氧化的称为氧化淀积层,因常带棕色,故又称棕色淀积层;由上层渗淋下来的物质先被吸附在交换位上,待排水后才被氧化的称为氧化还原淀积层,因它通常伴有灰色胶膜的淀积而带灰色,故又称灰色淀积层;在微弱的氧化还原交替下形成的淀积层称潜育淀积层,因常带蓝色故又称蓝色淀积层。另外,在强淋溶作用下,还可以出现漂白层(E)。
(5)潜育层(G):它受长期潜水浸渍,处于嫌气条件发育的土层,其矿物质部分的铁、锰氧化物被还原而呈现灰蓝色,严格说它并不是水稻土本身形成过程的产物,而是自然潜育过程的结果。
(6)母质层(C):受地下水影响的水稻土,其下层或发育为潜育层,或发育为淀积层,不能见到母质层的特征。只有在地下水位低或发育程度弱的土壤剖面中才能见到母质层,因其受水稻土成土过程的影响,某些特性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不同于原来的母质。
水稻土表层质地从砂土至粘土都有,但以粘壤至粘土占多,一般比旱作土粘些。土壤有机质含量15—40克每千克土,一般比旱作土的含量高,有机质剖面分布比较均匀,由上而下递减,没有明显的腐殖质积聚层。在我国,自南至北由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所发育的水稻土,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逐渐增大,可从0.5增至3.5。在淹水条件下,酸性土壤pH值提高,碱土pH降低,两者均趋向于中性变化,所以水稻土pH通常在5.5—7.5。在水耕过程中,土粒和微团聚体分散在液相之间,土壤呈糊软状态,土壤液相中有效态养分含量大为增加,提高了养分供应能力,特别是铁的还原减少了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了磷的有效性。
水稻土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亚类:
(1)淹育型水稻土(Submergic paddy soil):分布在丘陵岗地坡麓及沟谷上部,地下水位很深,水源不足,周年内淹水时间短。剖面构型为Ap′-P-C或Ap′-(P)-C型,耕作层有锈纹斑,犁底层已初步形成,多为幼年型水稻土。除耕作层中络合铁、活性铁含量较高外,下部土层的特性与起源土壤基本一致。
(2)渗育型水稻土(Percolated paddy soil):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中地势较高的地区和丘陵缓坡上,受地面季节性灌水影响。剖面构型为AP′-P-W-C型,渗育层厚度在20厘米以上,棱块状结构,有明显灰色胶膜,有铁、锰物质淀积,下段以锰淀积为主,上段以铁淀积为主,渗育层铁的晶胶率比剖面中其他层次明显增高。
(3)潴育型水稻土(Hydromorphic paddy soil):广泛分布于平原和丘陵沟谷中、下部,排灌条件好,受地面灌水和地下水影响,剖面构型为Ap′-P-W-Bg-C(G)型,剖面厚50—60厘米以上,有20厘米厚度的淀积层,该层棱块或棱柱状结构发育好,局部氧化还原明显,有桔红色锈斑及铁锰的新生体淀积,与其他层次相比,铁的活化度低,铁的晶胶率高,盐基饱和度也高。
(4)潜育型水稻土(Gleyed paddy soil):分布在平原洼地、丘陵河谷下部低洼积水和常年积水的梯田区,地下水位很高,以至接近地表,剖面构型为Ap′-P-G或Ap-G型,潜育层以青灰色为主,呈软块状或糊状,还原性强,亚铁反应明显, Eh值<100mV,活性铁较高,铁的晶胶率为≤1。
(5)脱潜型水稻土(Degleyed paddy soil):主要分布于湖河平原及丘陵沟谷下部地段,经兴修水利,改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降低。剖面构型为Ap′-P-Gw-G型。脱潜层氧化作用增强, Eh值为200—300 mV,有棱块状结构发育,青灰色土体内,有铁锰的淀积,活性铁比潜育层减少,而铁的晶胶率成倍增加。
(6)漂洗型水稻土(Bleaching paddy soil):主要分布在地形倾斜明显,土体中有一层不透水层,并受侧渗水影响的地段。剖面构型为Ap′-P-E-C型,或Ap′-P-W-E-C型。在50—60厘米以上,有>20厘米厚度的漂洗层,该层呈灰色,粉砂含量高,粘粒及铁锰元素含量比上下层均低。
(二)灌淤土(Irrigated warped soil)和绿洲土(Oasis soil)
灌淤土主要分布在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前套后套平原以及西辽河平原;在新疆的伊犁谷地、塔城盆地、甘肃兰州盆地、河西走廊东段和青海的湟水河谷地、河南的开封和封丘、山东济南等地也有分布。绿洲土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等省区漠境地区的绿洲中。
灌淤土是古老绿洲灌溉耕作土壤,多发育在栗钙土系列上,但在草甸土和固定风沙土上也能发育。绿洲土则是在荒漠境内现代绿洲灌溉耕作发育而来。两者虽因原来土壤的烙印,在具体性状上有所差异,但因都由灌淤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在剖面构型上却十分相似。
灌淤土和绿洲土的剖面都由灌淤层、老耕作层和原来土壤的埋藏层组成的,或仅由灌淤层和原来土壤的埋藏层所组成的。灌淤层厚度取决于灌溉水的混浊程度和沉积条件,也与灌溉耕作特点及其历史长短有关。在准噶尔盆地南部为50—80厘米;塔里木盆地为1.0—1.5米;而在吐鲁番和哈密盆地因用坎儿井灌溉,泥沙含量少,灌淤层厚度一般不超过1.0米。一般颜色、质地和结构特性比较均一,常见有骨骼等文化遗物,而且蚯蚓的洞穴和粪石较多。此层的上部受到耕作影响强烈,多呈碎块和屑粒状结构,疏松多孔,作物根系多,为现代耕作层,厚度在16—22厘米之间;其下也出现略显紧实的犁底层,厚度5—10厘米不等,再下则为少受耕作影响的老灌淤层,呈浅灰棕或灰棕色,结构以碎块或块状为主,在结构面上有暗色的胶膜。灌淤层之下为老耕作层或原来土壤的埋葬层,而以后者居多,通常有白色脉纹状或斑块状的碳酸钙分布,有的也有黄色锈斑出现。
灌淤土质地一般为壤土至粘壤土,通透性较好,有机质含量约15—20克每千克土,腐殖质下延较深;石灰沿剖面分布均匀,没有明显淀积现象;盐分含量少,多在3克每千克土以下。土壤呈碱性反应,pH在8.0以上;土壤养分除氮外,磷、钾含量较高。
绿洲土质地多属粉砂,壤土至粘壤。耕层有机质含量6—40克每千克土,大都在10—20克每千克土,比原来荒漠土的有机质含量高4—5倍。腐殖质组成中胡敏酸含量较多,全氮约0.5—1.5克每千克土,表层脱盐现象明显,原来荒漠土含盐量为20—50克每千克土,绿洲土可降至3克每千克土以下,石膏也受到强度淋洗。碳酸钙在剖面上部均匀累积,一般含量达60—150克每千克土,pH值在8以上。
灌淤土可续分以下几个亚类:
(1)灌淤土(Typic irrigated warped soil):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引黄灌溉区,具有土类的典型特征。灌淤层呈鳞片状结构,质地适中,淤层深厚,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强。
(2)潮灌淤土(草甸灌淤土)(Fluvo-aquic or Meadow irrigated warped soil):除具有土类特征外,由于底土受地下水的影响,土体内可见到锈斑。表层盐分含量不高,一般小于3克每千克土。此亚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的背河洼地或者易积水的地方,由于地下水位高,土体下部氧化条件差,还原状况强,锰铁淋溶,遇到氧化条件,发生淀积,形成斑纹。
(3)表锈灌淤土(Surface mottled irrigated warped soil):此亚类由受短期种稻的影响,创造氧化还原环境,造成铁锰的淋溶淀积,使表层出现锈纹锈斑。但受时间限制,土体未形成水稻土的发生层次。故不同于水稻土。
(4)盐化灌淤土(Salinized irrigated warped soil):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受地下水影响较潮灌淤土强烈。虽然灌淤土本身便使土壤表层盐分淋洗走,但由于地下水位高,淋溶较浅,盐分淋失较少。干旱时,地下水在毛管力作用下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盐分积于表层。所以有明显的盐化现象,表土含量超过3克每千克土。
绿洲土可续分以下几个亚类:
(1)暗绿洲土(Dark oasis soil):分布于河西地区的古农业区,发育于棕漠土之上。除具有土类的特征外,耕层有机质含量可达20—30克每千克土,地下水深埋在5米以下,脱盐基现象明显,CaCO3含量表现为上低下高。
(2)灰绿洲土(Grey oasis soil):本亚类发育在灰漠土和龟裂土上,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酒泉和张掖一带的绿洲中,准噶尔盆地南部西起乌苏至奇台一带的绿洲中,也有较大面积。所处地形部位多在山前洪积-冲积扇的中、上部,冲积平原的高阶地上也有分布。地下水位埋藏很深,最浅也在4.5米,因此土壤的形成不受地下水影响。剖面厚度约50—100厘米,上部土层中钙、镁、磷和硫的含量较高。土壤矿物组成中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蒙脱石和少量高岭石。有机质含量为15—20克每千克土,胡敏酸与富里酸比为1。腐殖质大部分与钙结合,与铁结合的很少。
(3)潮绿洲土(Fluvo-aquic oasis soil):本亚类是在草甸土、林灌草甸土和部分沼泽土及盐土等演变而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新疆平原地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绿洲中均有分布。一般位于扇缘、滨湖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沿河阶地,地下水位一般为2—3米。它不仅有灌淤层,还经常受地下水的作用而发生潮化和盐渍化过程。剖面形态特点是灌淤层下部出现锈斑,往下逐渐增多。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克每千克土,并在剖面均匀分布,腐殖质组成是胡敏酸含量较多,腐殖化程度高,与钙结合的较多。
(4)盐化绿洲土(Salinized oasis soil):本亚类是发育在暖温带漠境地区的棕漠土、龟裂土和残余盐土。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的绿洲中,甘肃河西走廊的最西部多见于绿洲的上部,分布于洪积-冲积扇的中下部。剖面具有深厚的灌淤层,原来的土壤特征已完全消失。地面常出现干裂现象,剖面下部可见到脉纹状或菌丝状的盐分新生体,1米内土体的含盐量略大于4克每千克土。石灰沿剖面均匀分布,无表聚现象。
(三)(土娄)土(Stratified old manured loesial soil or lou soil)
(土娄)土分布在陕西的关中和山西南部及沿河的阶地上,在河南、河北境内的京广路两侧也有分布。
(土娄)土的剖面可分为两大层段,上层段是熟化层,一般厚约50厘米左右,它是(土娄)土化过程的结果,它包括犁底层、耕作层、老耕作层和古耕作腐殖层,前三个合称覆盖层,耕作层的成土年龄最小,受耕种的影响最大,呈疏松的粒状结构。犁底层因经受犁具挤压,比较紧实、坚硬,孔隙度小,透水性差,根系少,厚约10厘米。其下是老耕作层或老熟化层。这是过去的犁底层,后来由于覆盖层增厚,耕作层和犁底层上移而形成的。虽为古犁底层,但不如犁底层紧实,在土壤生物频繁活动下,孔洞多而较疏松,常见有炭渣、瓦片等,并有来自上部的石灰沉积。再下来是古耕腐殖层,简称古耕层。这是最早耕种时代的耕层,有机质含量低,颜色变淡。质地稍轻,但比覆盖层粘粒含量高得多。霜粉状和假菌丝状碳酸盐的淀积丰富,土壤次生碳酸盐化明显,但石灰反应显著比上层弱。下层段是受耕作影响较小的原来土壤剖面,其剖面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是次生碳酸盐化,并有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层,从而构成(土娄)土的特殊剖面。
(土娄)土质地一般是壤土至粘壤土,多为上壤下粘,透水性较好,一般雨水不发生严重的地表径流,有机质含量10—15克每千克土。腐残质层相当深厚,而且往往出现两个腐残质层,胡敏酸比富里酸稍多,覆盖层以下,两者比值为1.2—1.5,在覆盖层这比值较小,一般略大于1。土壤中的阳离子代换量为10—15厘摩尔(+)每千克土,呈盐基饱和状态,吸收性阳离子以钙为主,土壤中石灰含量各层悬殊较大,从2克每千克土到260克每千克土,pH7.0—8.5,无盐渍化现象,土壤养分中富含钾,而氮含量较低,一般只有0.6—1克每千克土左右。
(土娄)土可续分为以下几个亚类:
(1)立槎(土娄)土(Primatic lou soil):分布在降水较多和较为潮湿的洪积扇或近山的河谷阶地上。如秦岭北坡山麓洪积扇和近陇山的黄土塬等。下伏淋溶褐土,覆盖层有石灰反应,剖面层次明显,底土呈淡黄棕色,逐渐向黄土母质过渡。粘化层致密深厚,棱柱状结构,故名立槎(土娄)土。
(2)油(土娄)土(Fertile lou soil):系(土娄)土中最肥沃的亚类,分布于陕西关中二级阶地上,下伏褐土。腐殖质层厚,疏松多孔,结构良好,粘化层呈小棱柱状结构,外披褐色胶膜。斜坡油(土娄)土零星出现在阶地斜坡上,腐殖质层多被侵蚀。
(3)护(土娄)土(Loessial lou soil):下伏石灰性褐土。主要分布在关中东部较温暖而干旱的地区。在更为干早的渭北高原和汾河谷地也有分布。由于地面起伏大,地块破碎,侵蚀强烈。覆盖层较薄结构性差,适耕期短。
(4)黑瓣(土娄)土(Black value lou soil):下伏草甸褐土,主要分布在一级阶地(川地)和塬上的洼地底部。灌淤堆积明显,塬上洼地洪涝淤积频繁。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较高,耕性良好,肥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