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一份专辑首次报告美国高级智囊团对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Ⅱ)蓝图的勾画。 1993年9月美国副总统Al Gore根据“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专家咨询报告,首先以国家方针形式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Ⅱ)的构想,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并立刻启动,于是很快形成一个席卷全球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
Al Gore提出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为:政府的规划与组织,相关政策和法令的制定,资金的筹措,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形成,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美国政府报告中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能使所有美国人享用信息,并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通过声音、数据、图像和影像相互传递信息”。
为了要实现该项计划,在美国政府指导下专门成立了信息基础设施领导小组(IITF),协调与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制定了9项原则:促进民间投资,扩大公共服务概念,促进技术革新及其应用,促进NII的无缝、双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确保信息安全及通信网的可靠性,改善三线频带的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提供和改进政府的信息获取能力,增加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能力。
1994年9月,美国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GII)的倡议,旨在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1995年2月,西方七国(美、英、德、意、法、加、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了有关信息基础设施的部长级会议,成立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并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五项原则:鼓励信息设施领域的私人投资,促进电信、信息技术及其服务领域的竞争,最大程度地开放市场,创造一个灵活的规章制度环境以及普遍服务的机制,确保社会所有成员能享用这一设施。
七国会议提出的GII的示范项目包括:全球数据贮存,全球宽带网(包括光纤宽带网和通讯卫星宽带网)的可互操作性,跨文化教育与培训,电子图书馆、电子博物馆和美术馆,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全球紧急措施管理,全球保健应用,政府联机通信,全球市场和海运信息系统。
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范围包括:电子邮件,信息查询,信息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视频会议,交互式电子点播,协同工作等方面。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预期效益:
·推动新科技的发展,如半导体、高速网络及其软件;
·加速国家经济发展,形成大型产业;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协助解决医疗保健问题、降低医疗费用;
·促进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事业;
·为全球公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