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数据库建设(数字化)
(1)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1∶0.5万~1∶1万数字地形数据、自然水系、人工灌溉系统、道路、村庄、农业机械站、仓库,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等状况数据。
(2)土地与土壤数据:主要包括以10米×10米即100平方米单位的土壤厚度、土壤成分与质地、土壤肥力(氮、磷、钾及有机养份的含量),以及每年施肥的种类与数量等数据。
(3)气候要素数据:历年以周为单位的平均温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空间温度、冰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其他农业气候要素的数据。
(4)历年的农作物病、虫害资料以及防治措施与效果数据。
(5)历年(五年来)种植农作物的种类、管理方法,以及其产量记录数据。
(6)历年(五年来)农业管理措施及其效果评估,包括灌溉,施展中耕等。
2.监测系统建设(遥感、遥测及网络化)
(1)遥感卫星技术,包括多种分辨率,从NOAA的1公里分辨率的遥感技术,航空及其他遥感技术对土地、土壤,以及农作物的耕作与长势进行定期的监测,监测的频率根据需要和经济条件而定。
(2)运用各种传感术对土壤的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传感所得数据用网络进行传输。
3.预测,预报系统建设(智能化)
(1)天气灾害预报:根据NOAA资料,及当地气象台站的预报,进行分析对比,针对当地情况进行预报。
(2)病虫害监测及预测: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的历史发生时间,进行严密监测,再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结合天气趋势及其他环境条件进行预报。
(3)农作物产量预测:根据作物品种、长势及前三年内的产量与管理状况进行产量预测。一般需进行三次,第一次,出苗前及半个月;第二次,在开花前;第三次,成熟前半个月。以第三次预测为准。
4.遥控系统建设(网络化、智能化)
(1)农业机械遥控系统:在GIS与GPS的协助下,特地为农业耕作目的服务的农业机械遥控系统,按编制好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完成各种农业活动,包括翻耕、播种、施肥、收割、烤干和入库的全部任务。
(2)农业自动灌溉、喷药遥控系统:农田的喷灌和滴灌系统都是自动化、智能化的。根据土壤湿度及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情况进行自动灌溉,所需水量也是自动控制的。
5.农业调控与指挥系统(网络化、智能化)
(1)农业辅助决策补充:包括根据土地、土壤、气候状况的分析结果,提出农作物品种的选择、肥料的选择与配方、农药的选择与配方,确保土壤不污染的措施选择等。
(2)农业调控系统:根据辅助决策方案,最后由农业技术人作出决策,在自动调控系统的协助下完成各种农业操作过程。
数字农业是建立在现代农业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地球技术系统对农业过程全面,或部分实现智能化,以达到增产和节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