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洋洲的人种分布地理
大洋洲是指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广大海域中岛群而言,除环绕澳大利亚的巴布亚岛(北面)、新西兰岛(东面)、塔斯马尼亚岛(南面)之外,还有美拉尼西亚(黑人的地方)、密克罗尼西亚(小岛的地方)和波利尼西亚(多岛的地方)三大区。各区中都包含了不少的岛群,如美拉尼西亚就有新不列颠、新爱尔兰、约克、所罗门、新希不来德(New Hebrides)、斐济(Fiji)、新喀里多尼亚、罗耶提(Loyalty)等群岛。波利尼西亚的岛群就更多了。
关于这里的人种问题至今意见仍很分歧,一般不列入黄、黑、白三种人之中,而多把他们自成一系。由于岛屿的隔离性强,交通不便,各岛人种上的独立分化明显,各岛间的人种差异很大。
澳洲(即今称澳大利亚,下同)土人为波状发到直发,显然与黑种卷发不同,皮色亦作朱古力色,体高1.6~1.67米,头指数73,中鼻。文化低下,近代仍停留在石器时代。体质上与印度前Dravidian及Vedda人相近似,额平而削,眉棱骨突出,颚突出,鼻根凹下等。
塔斯马尼亚岛上人种也和澳洲土人一样文化低下,语言不全,1803年以前,有2000人,1831年后,被英国人杀害,只余200人,1834年110人,1847年44人,1854年只余10人,最后一名50岁妇女(名Truganini)于1877年死亡,全种灭绝。据记载言语和澳洲土人相近。身高1.66米(女子1.55米),皮色棕黑,眼小而凹入,眉棱骨高突,鼻短而阔,鼻根凹入,鼻孔开张,长头近中头(头指数75),齿大,牙槽小,脑容量平均为1100 CC,体质上显然是热带移入的人种。以龙骨在头顶上为其特点。使用粗石器(未磨制)。
美拉尼西亚人是海洋黑人的一种。他们是黑色的皮肤和卷发,和非洲的大陆黑人差别在于鼻子呈突起钩状,这和犹太人鼻孔相似,面长、头长(头指数73),突额。同属于海洋黑人的还有巴布亚人(分布在巴布亚岛),他们是美拉尼西亚人的一大支,头指数70.4,羊毛状发,肤色为朱古力色到黑色,言语和美拉尼西亚不同。
尼格里罗人(小黑人)亦有分布于大洋洲巴布亚岛中(如塔波罗族)。有人说塔斯马尼亚人也属小黑人一支。
类似于高加索种的人种可以波利尼西亚人中的一些种族为代表。如摩里人(Maori)的长头、狭鼻、中身、皮色褐,显示出近高加索种。在美拉尼西亚群岛中,亦有分布,被称为高等美拉尼西亚人,因为头指数73~76,面长,皮色浅咖啡色,发呈波状到直发,和地中海人相似。在民族性质上,和爱尔兰人、科尔西康人(Corsicans)相似,都有男性育儿风俗(Couvade),即生小孩时,父亲数日不起床,禁食某些食物,不工作的风俗(古代西欧历史记述)。此外,睛色和欧洲眼型也很相似。
黄种蒙古人亦可见于波利尼西亚,一般被认为是自中国被躯逐出海的人种,即由中国去日本、南洋,再到大洋洲的。至于交通问题,据我国宋代记载:到南洋爪哇以东,“水皆东流,瞑渺无际”,故自印度尼西亚东航亦有潮流、海流帮助,小船也可飘出大洋洲各岛上去的。
总之,大洋洲人种复杂,尼格里罗、尼格罗、高加索、蒙古人种都有。表4.7即可反映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