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杜甫墓孰真孰伪成了一桩历史悬案,且有激烈之势。其中以湖南省耒阳、湖南省平江、河南省巩县争论尤烈,各说各的理,广征博引,凿凿有据。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墓葬文化现象,不仅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入土为安”的思想,反映了各地人民对伟大诗人的追思之情,还反映了中国墓葬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持湖南省耒阳一说者认为:杜甫于唐大历五年(770)四月,乘船下郴州,投奔当时在郴州做代理刺史的舅父崔伟,因遇洪水,在耒阳的方田驿(今耒阳市高炉乡龙王庙)困居五日之久。耒阳县令闻讯派人赠以酒食,不久,杜甫客死耒阳。聂县令便令人建墓立碑,以示对杜甫的纪念,不仅有县志为凭,还有戎昱诗可佐证。戎昱与杜甫同时代,与杜甫素来交好,在杜甫死后二年,戎昱漫游湖湘经过耒阳时,留下了《耒阳溪夜行·为伤杜甫作》(《全唐诗》第四册卷二第3026页)。《旧唐书》、《新唐书》等典籍均有文字记载。近人郭沫若亦持此说。
持河南巩县一说者认为:杜甫受困耒阳,得其县令所赠酒食后,因水势不退,便掉转船头,顺流直下衡州。在衡州稍事逗留后,又沿江而下,在洞庭湖附近的船中与世长辞。死后因杜家家境贫困,无力安葬故里巩县,故暂葬湖南平江县南30华里的小田村。直到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其孙杜嗣业遵先人之嘱,将灵柩由平江县迁葬于巩县故乡邙山岭上(今康店乡康店村西、山头村东)。当嗣业扶灵柩路过荆州时,拜请当时著名诗人、荆州刺史元稹为其祖父撰下墓志。墓志写道:“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四十余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难矣。”意思是杜甫死时,次子宗武,因贫病交加,无力将父亲灵柩运回故里,宗武便让儿子杜嗣业选择适当时候迁葬。嗣业不料也贫困交加,直到杜甫死后四十多年才完成宗武的嘱托,真不容易啊。《耒阳县志》有文载道:“元和中(813),其孙嗣业迁葬巩县,元微之(元稹)为志。”
至于湖南平江县小田村的杜甫墓,则有清李元度《杜墓考》为证,认为是“旅殡岳阳”。《中国名胜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将杜甫墓的条目,列入了湖南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