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地理理性知识教学(3)

时间:2010-12-17  归属: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6.3.2 地理特征的教学

地理特征在地理知识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知识点比较多,尤其在区域地理课程中,主要是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而地理特征与地理概念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能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提供认知 “台阶”。因此,我们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特征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应当了解或理解的地理特征知识包括两大类: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土壤、气候、水体、植被、动物等要素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形态特征、动态与分布特征,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地球上的主要社会经济系统 (农业、聚落、运输、工业、商业、动力、人口及其他)的特征,如经济地理方面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资源循环方式、国际分工、区域发展水平面差异等方面的特征。教师在地理特征教学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6.3.2.1 把握主要地理要素特征知识的教学思路

讲授某种地理事物的特征,一定要先弄清楚有关地理特征的内涵,帮助学生明确地理特征的表述结构,如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由哪些要素组成,并且使学生将这些认知框架 “内化”于自己的头脑之中,用于认识不同区域的同类要素的特征。

阅读卡片 不同要素地理特征的表述结构

【活动】根据上述要素特征的认知模式,分析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的特征。

6.3.2.2 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比较法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式。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以便抓住区域最突出的地理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往往能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案例6-8】 运用比较法讲解亚马孙河水文特征

在讲授亚马孙河水文特征时,出示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从流域气候、地形等方面将二者加以比较,得出比较结论:两河共同之处是水量都很大,都流经赤道多雨地区;两河不同之处在于利用方面,刚果河流经地区地形多变而水力丰富,亚马孙河则水流平稳而利于航行。

6.3.2.3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概括地理特征

有关研究发现,如果由学生自己而非由别人代替去建立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那么他们在理解和回忆型的测验方面的表现往往较好,这是因为学生对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加工。越是要求学生将教学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信息加工就越深入,也就越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显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理特征,对于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6.3.3 地理成因的教学

地理成因主要阐述地理事物,包括地理过程、地理分布、地理规律、地理特征等的形成机理,是较高层次的地理理性知识。从较宏观的角度,学生应当了解或理解的地理因果关系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或部门)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因果关系。

恰当的地理成因的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地理学习兴趣。而且,加强对地理成因的理解,有利于改变地理学习只见 “地”不讲 “理”的状况,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地理成因的教学研究引起众多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他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地理成因教学方法。

6.3.3.1 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法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原因进行思考。

【案例6-9】 四川盆地的气候成因分析

在讲解四川盆地的气候成因时,如果要求学生直接回答,学生可能回答不了。若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分别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则事半功倍。

(1)四川盆地周围分布着哪些山脉?

(2)阅读 《中国气候图》,1月份平均气温4℃,等温线为什么在四川盆地向高纬度凸出?7月份平均气温为什么在四川盆地重庆一带比周围地区气温高?

(3)阅读 《无霜期图》,想一想四川盆地无霜期300天,为什么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无霜期长?

(4)在 《中国气候图》上查四川盆地的年降水量为多少毫米?

(5)四川盆地气候特征如何?盆地地形对形成四川盆地气候起什么作用?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理教学理性知识
  • 上一篇:过程和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联系
  • 下一篇:地理感性知识教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