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洋
大洋盆:它在构造上是稳定的,以薄的深海沉积物(约0.3km厚)和线条状磁异常为特征。洋底上还分布有深海丘陵、海山和高地。海山是海下火山。大洋地壳从大洋中脊处生成并逐渐的向两侧扩展。大洋地壳的厚度为6~8km,自上而下可分为沉积层(层1),枕状玄武质熔岩(层2)和席状岩墙群和辉长岩(层3),大洋壳之下是上地幔的橄榄岩。
大洋岛屿:在大洋中岛屿星罗棋布。这里只包括与消减作用无关而且形成在大洋壳上的岛屿。大洋岛屿都是火山成因的岛屿。大的大洋岛(如夏威夷岛)主要由拉斑玄武岩组成,其上盖有碱性火山岩,小的大洋岛几乎都由碱性火山岩组成。个别小洋岛由橄榄岩组成,因而被视为裸露的上地幔(如圣保罗礁岛)。
(2)大陆
地盾(亦叫克拉通):地盾是大陆上最稳定的部分,由前寒武纪变质岩和深成岩组成,沉积盖层很薄或者没有。地盾也常被认为是大陆核,因为它们经历了地球分异形成地壳的早期历史。华北地盾要比加拿大、南非和南极洲地盾小得多,但它有最古老的岩石记录(距今38亿年)。地盾的热流低(平均1HFU),岩浆活动弱,岩石圈厚度大(一般150~200km厚)。
地台:地台与地盾的最大的不同是,地台有厚的未变形的沉积盖层(最厚可达约10km)。
边缘海盆地:它们位于岛弧之间或者岛弧和大陆之间。在前一种情况中它们具有洋壳,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部分可以是陆壳,现代的边缘海盆地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缘,如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南海。它们是由于大洋板块向大陆下俯冲导致弧后拉张而生成的。沉积物来源于邻近的大陆和岛弧,而且厚度变化大。它们有稳定的和活动的之分。活动的边缘海盆有高的热流和强烈的火山喷发。
大陆裂谷系:裂谷是以切割至上地幔的正断层为边界的盆地,地貌上是谷地。如果边界正断层的深度在地壳内,这样的盆地叫做地堑。大陆上最长的裂谷是东非裂谷。实际上大洋隆起的轴部也是裂谷。从全球来看,裂谷似乎是可相连接的,而且大多数裂谷是复合裂谷即由若干彼此大体平行的裂谷组成,大陆裂谷构造上是不稳定的,多地震活动,热流高(平均2HFU)。一般来说,大陆裂谷沉降速率很高,发育石膏和岩盐沉积,但是,有的大陆裂谷几乎不发生沉积,而以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巨大的玄武岩高原为特征,如哥伦比亚高原。裂谷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之分。主动型裂谷是由于上地幔底辟作用导致其上岩石圈张裂而形成的,所以亦叫做地幔主动的裂谷,如大洋中脊和克拉通裂谷。被动裂谷是由于岩石圈板块向大陆下俯冲导致弧后或造山带后拉张而形成的,故亦叫岩石圈主动的裂谷,如弧后盆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