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安太庠与牙形石

时间:2010-09-18  归属:当代科技精华地学卷

安太庠(安泰庠),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朝鲜族,吉林省人,1932年6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在日本筑波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自1956年始任教于北京大学。曾从事于珊瑚、三叶虫、头足类、几丁虫等古生物学及其相关地层的研究工作。70年代初,他率先在中国开展牙形石研究,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以举办牙形石短训班、讲学等形式为国家培养了第一批专业人才。后来,他侧重研究寒武纪和奥陶纪牙形石,取得许多重要成果。近年来,同时开展放射虫和植硅石的研究,为大地构造和人文考古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曾获得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1971年,安大庠应石油工业部的要求,率先在华北地区开展牙形石的研究工作,为华北油气田后备基地建设的基础研究项目。之后,他对华南早古生代牙形石进行综合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他着重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古生代的牙形石。上述成果使我国牙形石研究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进入世界行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较好地指导着生产实践。

    寒武纪牙形石研究,自1959年德国学者K.J.Müler有过较系统描述外,一直少有人涉足。1973年开始,安太庠教授通过对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寒武系的研究,获得了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寒武纪牙形石。在1982年发表于日本筑波大学的英文专著中,他共发现牙形石19属54种(其中新属6个,新种21个),并发现最古老的副牙形石类(产于中寒武世徐庄期)。书中首次指出牙形石在寒武纪地层中也十分丰富,演化比较明显,具有重要的地层学价值。他在寒武系中首次划分出8个牙形石带(表1),从而使牙形石成为划分寒武系的又一重要手段。

    这个成果多已被国内外学者接受并广泛引用,成为世界上研究寒武纪牙形石的经典论著。1982年他的英文专著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得到当时的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C. Teichert、日本著名地质学家小林贞一、寒武纪牙形石研究的鼻祖K.J.Müller的赞誉。之后,安太庠教授进一步研究了华南地区(安太庠等,1985;安太庠,1987)、鄂尔多斯地区(安太庠等,1990)寒武纪牙形石,验证并丰富了对华北和东北南部的研究成果,而且对原牙形石、副牙形石和真牙形石类的演化等许多单面提出新的化石证据。

    地质历史中各大时期(纪)的划分是地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安太庠首先提出了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划分标准中利用牙形石的重要意义(安太庠等,1980),并从牙形石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众不同的利用真牙形石演化的爆发期来划分寒武、奥陶系界线的标准(安太庠,1985;安太痒等,1990)。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牙形石安太庠
  • 上一篇:牙形石的基础知识
  • 下一篇:何继善与双频地电场理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