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前寒武纪地质
特别是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向广
度和深度发展
1.50年代初期,他在进行太古宙鞍山铁矿(BIF)研究期间,曾首先发现辽河群底部的炮台山砾岩,进一步确定了辽河群与鞍山群之间的不整合,并一直沿用至今。
2.50年代后期,他参与中苏前寒武纪合作项目研究期间,在山西五台繁峙一带肯定了寒武系与元古宙茶房子灰岩之间、茶房子灰岩与滹沱群之间的不整合,首次发现茶房子灰岩和滹沱群中有古孢子存在。这些都为以后确立滹沱群在地质剖面的中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准备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议的召开,他协助程裕淇、王日伦先生组织并参加了1∶300万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图的编制和《中国的前寒武系》一书的编写,这些成果反映了当时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对后来的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1∶300万前寒武纪地质图曾与中国1∶400万地质图、亚洲地质图等作为一套系列图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3.1976~1978年,他参与了冀东前震旦纪铁硅质建造富铁矿找矿方向的专题研究。当时,不少地质工作者认为该地可能存在大型风化型富铁矿,经过细致研究后,他提出许多确切证据,证明该区不利于大面积风化淋滤型富铁矿的形成,为后来调整富铁矿找矿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关研究成果曾获地矿部1984年科技成果三等奖。
4.80年代,他领导了地矿部部控项目“中国北方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与年代学”,并亲自参加“内蒙古中南部早前寒武系变质作用和同位素年代学”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他总结了内蒙古中南部区域变质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上的若干规律性,较详细地研究了该区的同位素年代,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年龄数据;较系统地划分了变质岩类,论述了它们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点和形成环境,进而探讨了该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特点。课题成果“内蒙古中南部太古宙变质岩”于1991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5.80年代,他主持了中法合作项目“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任中方负责人。课题组在冀东的研究工作中,对该区太古宙地层的划分,地质年代格架,花岗质岩石和麻粒岩的地球化学以及最老地体的同位素年龄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在山东泰山杂岩的研究中,在详细岩类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基础上,详细划分了太古宙花岗质岩系的时代,源岩类型,变质时期,并获得了从长期亏损地慢中增生新地壳的有关证据,进而讨论了该区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大大提高了该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水平。参与编写的论文,已先后在国外著名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上和地质研究所所刊上发表,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6.“七五”期间,他在以往各地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并写出了“华北陆台前寒武纪变质作用及其演化特征”一文,提出了:①太古宙原岩建造可划分为三个巨旋回;②早前寒武纪可划分五大变质期,其中太古宙三期,早元右两期;③从早、中太古至中晚元古,变质作用类型、岩浆作用演化、热流分布和强弱均显示有规律性变化等一系列主要论点。
7.他负责地矿部前寒武纪攻关项目“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及年龄”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华北陆台早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成果专著,并以丰富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编制了太古宙地质年表。课题组首次以板块构造观点对华北陆台进行了构造区划和重大地质事件的划分,对不同时期形成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演化,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这一成果被认为是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里很重要的进展之一,对今后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总结了我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的分布、时代,形成的构造格局和地质演变特征,划分出了7个主要麻粒岩相带和4个变质作用类型;应用大量实际资料,重新进行了更加合理的麻粒岩的分类和命名;探讨了麻粒岩和紫苏花岗岩的成因;计算了下地壳的成分;首次对山东沂水地区的麻粒岩,进行了流体包镶体的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此外,在专著中还明确指出我国太古宙麻粒岩相带代表的仅仅是下地壳的较上部地壳,而非下地壳的下部,这对今后深部地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上述两个项目的专著曾分别获得1992年和1993年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一、在变质岩石学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