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出了混合岩化成矿的理论
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满足国家对区域地质测量的要求,董申保带领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对山东、辽宁、吉林和河北等地的前寒武纪变质岩作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辽东半岛的变质岩系和变质矿床,撰写了“辽东半岛前寒武纪混合岩化成矿作用”(1972)和“区域变质作用与成矿”(1973)等10余篇科学论文,提出了“混合岩化成矿”的理论。该理论充分考虑了前人忽略了的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流体相的重要性,把变质矿床划分成前变质矿床、变质形成矿床(包括变质重结晶型和变质热液型)和混合岩化矿床(包括原地交代型和后期热液交代型)。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前苏联地质学者毕列夫采夫所总结的变质矿床类型,不仅发展了变质矿床的成因理论,而且对我国变质岩区的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对花岗岩的成因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于花岗质岩石的分类和成因,董申保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在“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发展趋向”(1978)、“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划分”(1983)及“花岗岩的交代结构构造及其成因意义”(1987)等论文中系统地论述了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演化。他认为从变质作用到地壳深熔型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发生常是一个地壳变化过程中的连续过程,代表着花岗质岩浆的发生和发展。区域性混合花岗岩是早期发展的产物,岩浆花岗岩是晚期发展的产物。两者并非对立的,而是代表地壳演化不同阶段的不同产物,在某些地区可以形成花岗岩的发展系列,有着一系列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构造等的系列变化。通过研究花岗杂岩体中的这一系列变化能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
董申保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是《地质学报》、《岩石学报》的编委,并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地质学》编委等职。1978年,董申保在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他先后培养博士生13名,硕士生20余名。这些人目前正在变质地质学和岩石学等领域中起着骨干和带头作用,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博士导师和学科带头人。
一、领导并完成了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
工作,发展了变质作用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