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谢学锦应邀去法国奥尔良,在“第12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学术会议”(IGES)期间,参加有关“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讨论。1989年4月又去加拿大多伦多与一些外国学者共同草拟研究项目申请书。1988年2月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局所接受,被列为IGCP第259项研究项目。1988年5月在美国巴尔第摩举行的“首届戈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上,IGCP259举行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谢学锦的报告“Some problems, strategical and tactical, in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指出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中两个关键性问题是:数据在全球的可对比性及大幅度增加图中的信息量。这两个关键性问题都是分析上的问题,恰为各国多年来的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所忽略,而只有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研究这两个问题并取得显著成功。这个报告引起震动,使各国学者开始认识到中国地球化学填图在全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会议期间IGCP 259项目成立了4个技术委员会,谢学锦被推荐担任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
1989年在美国华盛顿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IGCP 259项目又举行专题报告会,谢学锦作了“A decade of regional geochemistry in China——The National Reconnaissance Program”的报告,使各国学者对中国地球化学填图有进一步的了解。
作为分析技术委员会的主席,谢学锦在1989年9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第13届IGES”及1990年加拿大Huntsville“地质分析’90会议”上,两次主持了对国际地球化学填图工作中多元素分析问题的讨论。另外,1990年6月在Huntsville,1990年9月在捷克布拉格(第14届IGES)及1991年12月在莫斯科(应邀参加讨论俄罗斯的全国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三次作题为“Analytical requirements in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的报告,在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谢学锦所提的意见与所作的一些规定已成为以后世界上新开辟的地球化学填图工作共同依循的准则(图4,表1)。
但是,由于过去30年地球化学填图只覆盖了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0%,按此估计,待各国陆续完成地球化学填图工作,再来制作全球地球化学图也许需要一个或几个世纪(从完成第一幅地质图到全球地质图出版其间相隔150年)。因而,1987年芬兰的A. Bjorklund提出建议,并得到谢学锦与挪威的B. Bolviken的支持与补充,建议使用超低密度采样方法,用大致5000个采样点覆盖全球陆地,认为这是在可望的未来制出全球地球化学图唯一可行的途径。但各国许多勘查地球化学家习惯于在局部地区用很密的采样密度研究矿床四周的分散晕及分散流,对在数万平方公里平均只采一个样品的作法大感震惊,因而超低密度全球采样在各种会议上一直是引起争论的话题。到1989年,IGCP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才一致同意增设全球采样委员会,由Bjorklund任主席;但对于适用于超低密度采样的样品类型仍一直在争论之中。1992年谢学锦在美国Reston第3届戈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及在丹麦Karlslunds的IGCP259指导委员会上阐述了各种类型样品的不同作用,指出泛滥平原沉积物可以代表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内各种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因而很可能是全球超低密度采样最佳的样品类型。1993年谢学锦和他的学生们在中国开始一项研究——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与动态地球化学图。在全国960万km2面积上采集约600个表层及深部泛滥平原沉积物,分析其中40~70种元素及反映环境变化的其他指标,建议今后每隔10~20年重作一次。这样就可提供连续的记录以监控中国环境变化,特别是有助于监控灾难性的所谓化学定时炸弹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