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之间高原宽谷湖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河谷地貌发
育,平均海拔3500~4 500 米,最热月均温10~16℃,年降水量200~500
毫米,且从东向西递减,多夜雨,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植被主要为三
刺草、白草、狼牙刺、紫花针茅、蒿属、锦鸡儿等组成的灌丛、高山草原为
主。
羌塘高原、青南山地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区藏北属此区。位于冈底斯山
和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之间,即羌塘高原腹心地区。湖泊星罗棋布,气
候寒冷,干旱少雨,冻土分布广,年均温低,最热月平均气温6~10℃,年
降水量100~300 毫米。植被以紫花针茅组成的高山草原为主。
阿里—昆仑山地高寒荒漠和荒漠草原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最西部和最北
部,属农牧区。是西藏最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区内地区差异
明显,西南部热量条件好。
发展简史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自古以来即繁衍生息于
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相传公元前青藏高原即居住有许多以游
牧为生的原始部落。公元7 世纪藏族的民族英雄、雅隆河谷的悉补野部首领
松赞干布统一了各原始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政权,定都逻娑(今拉萨)。
唐贞观十五年(641)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奠定了吐蕃与唐朝
“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从此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医药、历算等科学知
识传入西藏,促进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创立了文字,兴起
了喇嘛教(佛教)文化,制定了法律,建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设立了各级
官府,统一了度量衡制,吐蕃农牧业走向繁荣兴旺的极盛时期。唐高宗时,
封吐蕃王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封为“宾王”。8
世纪初,吐蕃赞普墀德祖赞又向唐朝请婚。唐景龙四年(710),唐中宗以金
城公主与吐蕃联婚,更促进了藏、汉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唐长庆三年(823)
吐蕃赞普赤绕巴巾和唐穆宗在拉萨大昭寺前建立了象征藏、汉两大民族友好
关系的“唐蕃会盟碑”。此后,唐与吐蕃的亲谊关系发展历二百数十年之久。
唐末,西藏内部发生了混乱和分裂,各小部落间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
续近400 年之久。公元1253 年元宪宗蒙哥派军队入藏,结束了西藏混乱局面,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60 年继承汗位后,即封西藏
萨迦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后和帝师)。1264 年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兼领
院事。此后,元王朝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成为中央政
权在西藏地区首次正式建制,行使完全的主权。除向西藏委派官吏外,还在
西藏驻扎军队,清查户籍,确定赋税,并以吐蕃故地为皇七子奥鲁赤的世袭
封地。从此,在中央政权管辖下,西藏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行政
管理体制。
元朝崩溃后,噶举派取代了“萨迦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
封噶举派法王为“大司徒”、“勤国公”、“灌顶圆师”,西藏进入了噶举
王朝统治时期。明王朝在河州(今甘肃省临夏)设立了“乌斯藏行都指挥使
司”,统一管理西藏地方事务。明崇祯十六年(1643)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
和四世班禅推翻了噶举王朝,开始了噶丹颇章王朝的统治时期。
清代对西藏的管理作了重大的改革。清初,中央设置了理藩院(后改部)
专管蒙古、西藏事务;1653 年清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
天大善自在佛率领天下释教普通瓦刺恒达赖喇嘛”。1713 年清康熙皇帝又册
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名号。1728 年清朝派钦差大臣驻藏办事。
1751 年建立了西藏“噶厦地方政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政府派福
康安带兵入藏,驱除了外族对西藏的入侵,维护了祖国的统一。1793 年颁布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由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督办西藏地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