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岛国论坛(2)
【主要活动】 论坛首脑会议 论坛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政府首脑会议,在各成员国或地区轮流举行。迄今,已举行了43届论坛首脑会议(1972年召开了两次)。
2009年8月,第40届论坛首脑会议在澳大利亚凯恩斯举行。会议集中讨论了气候变化、全球金融危机对岛国影响以及援助协调、石油供应、渔业发展、海事安全、斐济局势等问题,通过了《太平洋领导人呼吁就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及《关于加强太平洋地区发展协调的凯恩斯契约》等文件。
2010年8月,第41届论坛首脑会议在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举行。会议以“引导地区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讨论了气候变化、发展援助协调、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贸易、环境、能源、地区组织改革、打击跨国犯罪等问题,并就斐济局势交换看法,发表了《加快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维拉港宣言》。
2011年9月,第42届论坛首脑会议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会议以“将潜力转化为繁荣”为主题,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发展援助协调、论坛与联合国关系及斐济局势等问题,发表了《论坛公报》、《可持续发展怀希基宣言》、《论坛领导人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声明》、《论坛领导人与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声明》。
2012年8月,第43届论坛首脑会议在库克群岛举行。会议以“大洋岛国–太平洋挑战”为主题,讨论了太平洋计划、《论坛(凯恩斯)契约》和《可持续发展怀希基宣言》落实情况,以及地区渔业、海洋政策、气候变化、地区驻所罗门群岛援助团等问题,发表了《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关于性别平等的宣言》。
论坛会后对话会 从1989年起,论坛决定邀请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国出席论坛首脑会议后的对话会议。1991年至2007年,论坛先后接纳欧盟、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印度、泰国、意大利为对话伙伴。目前,论坛共有14个对话伙伴。
论坛外交部长会议为协调并解决成员国共同关心的政治问题,首脑会议不定期授权论坛成员国外长就特定议题召开会议。
论坛经济部长会议 为协调和支持各成员的经济改革,从1997年起,论坛每年在首脑会议前召开经济部长会议。
论坛贸易部长会议 为协调和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从1999年起,论坛每年在首脑会议前召开贸易部长会议。
论坛还不定期召开岛国与发展伙伴会议,就发展援助问题进行讨论。
论坛与日本领导人会议 由日本倡议和推动,始于1997年,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密切日本与论坛国家关系。2009年5月,在日本冲绳举行了第五届会议,日本承诺3年内向岛国提供500亿日元援助,为岛国培训人员并开展人员交流。会议并决定设立“太平洋环境共同体”以共同应对面临的环境问题。2010年10月,在日本东京首次召开“日本-太平洋岛国部长级会议” ,与会方就气候变化等问题达成若干共识,太平洋岛国重申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12年5月,在日本冲绳举行了第六届会议,发表共同宣言,强调日本和岛国将加强在减灾、环境和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人员交流以及海洋安全等五大领域合作。日本承诺3年内向岛国提供5亿美元援助,用于渔业、基础设施、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利用、海水淡化、太阳能和镍矿开发等发展项目。
论坛自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起即为其观察员。1994年起,论坛成为联合国观察员。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