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及终止情况】1986年12月16~17日,孔塔多拉集团(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和利马集团(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秘鲁)八国外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决定建立“政治磋商和协调常设机构”,被称为八国集团。1990年3月,外长会议决定易名为“里约集团”。2010年2月,第21届里约集团峰会暨第二届拉美峰会(统称“拉美和加勒比团结峰会”)在墨西哥举行,会议决定筹建涵盖所有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新地区组织,并定名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简称“拉共体”),以替代现有的里约集团和拉美峰会。2011年12月2~3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里约集团终止运行。
【宗旨】就国际和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并决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促进拉美一体化事业的发展。
【成员】正式成员25个: 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乌拉圭、委内瑞拉、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巴拉圭、秘鲁、巴拿马、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圭亚那、伯利兹、海地、古巴、加勒比共同体、苏里南、牙买加。
【组织机构】首脑会议为最高级别的政治磋商会议,一般每年举行,2008年起改为两年一次。根据拉美地区形势的变化,不定期召开外长或部长级磋商会议。轮值秘书国负责成员国之间的联络和协调工作。
【主要活动】2007年3月,里约集团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举行第19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领导人集中就地区一体化、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消除贫困、促进社会经济权利、加强能源合作和反恐等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特基恩森林首脑声明》。
2008年3月,里约集团第20次首脑会议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举行,主要调解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尼加拉瓜三国的外交危机,通过“圣多明各宣言”,重申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呼吁地区国家和平相处。在该会上圭亚那和海地加入里约集团。11月,里约集团在墨西哥举行第27届部长级会议,正式接纳古巴为其成员。
2009年11月,里约集团外长会正式决定接受牙买加为该集团第25个成员。
2010年2月,里约集团第21次首脑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就加强地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挑战等进行了讨论,通过了《坎昆宣言》,决定建立涵盖所有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新的地区组织。会议期间,智利正式接替墨西哥成为里约集团轮值秘书国。
2011年12月,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国峰会上,拉共体宣告成立,里约集团宣布终止运行。